赵文牧仔细想了想,是的了,1983年。
赵文牧仔细回忆了一下跟对方的聊天内容,当时这位教授饶有兴致地回忆了自己在80年代给各个杂志社、期刊报纸投稿的经历。
赵文牧当时也给对方讲述了自己创业摆摊卖火烧的故事。
二人忆苦思甜,相谈甚欢。
1983年的70块钱稿费可是不少了。
那会儿工资水平也不过50块钱左右。
“还能有稿酬吗?”
赵文秋还真不知道这事儿,光是一想到自己的名字出现在报纸上,她就觉得心神激荡。
更何况还有钱赚!
赵家人,尤其是女性,有个共同的特点,财迷!
“当然了,你这一篇文章怎么着也能有10块钱吧!”
赵文牧不知道这会儿的市场行情,只好随口诌了一个数字。
“这么多!”
不只是赵文秋,赵静也经震惊了。
他们家虽然不缺钱,但大家清楚,钱都是赵文牧赚的,俩姑娘自己亲手赚10块钱可不容易!
“我待会儿就去誊抄一遍,下午去邮局寄出去!”
赵文秋一听有钱赚,那是一分钟也不想耽搁。
“你还可以尝试在《经济日报》、《光明日报》、《新闻晚报》发表一些经济评论文章,或者在其他大学学报发一些学术论文,还可以在《知音》、《读者》上面发一些散文、故事类文章。”
万事开头难,不迈出第一步,永远不知道自己能走多远。
赵文牧把自己想到的一些报纸、杂志推荐给赵文秋。
赵文秋眼睛亮晶晶的,仿佛有一条金光大道就在自己眼前。
“不过,知音、读者是什么杂志?”
她有些疑惑。
“啊?你没听说过知音、读者吗?”
赵文牧摸摸脑袋,他也不知道这两本杂志什么时候创刊的,难不成现在还没有呢?
事实确实是这样,知音在1985年创刊,读者在1981年4月创刊,眼下还是1981年3月呢!
“没听说过!我回学校再找找。”
赵文秋没有多想,三哥说有肯定就有呗,自己回京城找找就知道了。
“呃,总之就是诗歌、散文、小故事啥的也可以在一些杂志上面投稿,不一定非得这两个。”
“嗯!”
赵文秋蹦蹦跳跳回书房了。
在这一刻,她立志要成为文坛女泰斗,梦想嘛,总还是要有的。
人活着,不就是要经历一次次挫折嘛。
“小弟,你看看我写的这个怎么样?”
赵静看上去有些不好意思,低着头把打开着的笔记本递给赵文牧。
纸上密密麻麻写了很多文字。
开头是“重回1970:姐,请再爱我一次”,赵文牧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
竟然是一本穿越重生题材的小说。
赵静只写了个故事概况,大致就是一个人回到过去,重新经历那段光辉岁月,保护爱人和孩子的经历。
赵文牧立刻就想起了自己看过的一本同类型小说,是一个叫做麻将君的扑街萌新写的,这家伙就跟生产队的驴一样,从来不停止更新。
即便这样,还是扑街(gai)到了姥姥家,大过年的推荐票、月票寥寥无几……
(感谢过年还在投票和看书的小伙伴们~)
很明显,赵静的文笔比他好多了!
情节也十分引人入胜,虽然只有一个故事梗概,赵文牧就已经被深深吸引住了。
果然做什么都要有天赋啊!
光靠努力,是做不出什么成就来的。
新年第一碗毒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