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三十,天下集。
从前两年开始,平阳县在一些比较大的村庄设立了集市,通常是五天一集。
也就是每隔五天,开一次集。
比如山东头村的集市就是每个月(农历)初二、初七、十二、十七、二十二、二十七这六天。
柘山公社驻地的集市是农历每个月的初四、初九、十四、十九、二十四、二十九这六天。
通常每个集市的六天里面,有四天是小集,两天是大集。
大集的日子,来卖东西的商贩更多,买东西的人也更多。
而腊月三十是一个特殊的日子。
在这一天,凡是立集的地方都逢集。
这是专门为买不起年货而又不得不买点应景的人家准备的。
或者说临时想起来家里还有什么东西没买,可以抓紧时间去买点。
不仅是集市,就连供销社在腊月三十这天上午也必须营业。
赵家人该买的东西已经买足,但还是兴致勃勃地去了山东头村的集市。
这是他们过得最富足的一个年。
中午回到家,无所事事的赵文牧就跟赵子孟、赵子婷、小囡囡玩起了摔炮。
到了下午,天色渐渐阴沉下来,天空飘起了雪花。
起初时,雪花细细碎碎,当真是“撒盐空中差可拟”。
继而雪花越来越大,一片片飘落而下,正应了那句“未若柳絮因风起”。
这飘飘扬扬的雪花,让大家的心情也变得更好。
毕竟瑞雪兆丰年嘛!
年三十下午,有一项最为重要和严肃的年事活动。
那便是祭祖。
也即请家堂。
大雪纷纷扬扬,很快地面上就有了一层厚厚的积雪,然而这丝毫不影响人们祭祖的热情。
“请家堂”,即举行仪式把逝去的先祖、亲人请回家过年。
这件事,集中在赵家老宅举行。
赵学海在老宅摆好供桌香案,恭恭敬敬地摆好贡品,挂出家堂画,也即家堂轴子,一种绘制着家族世袭的繁衍脉络以及庭院、拜年人物的画作。
如昌潍地区就有“姓姓有家谱,户户悬家堂”的说法。
桌上的供品也都是有讲究的,鸡和鱼都得是齐齐整整的一整只,“盘鸡”也是一门手艺,鸡盘得好看,鸡头高高在上,这代表着对先人的恭敬。
赵文牧把准备好的猪头也摆在了这里。
虽然不是很规范的三牲,但祖宗都是宽宏大量的,后人心诚即可。
猪头自然就是最大的诚心。
再摆上寿桃、果盘、点心,最少不了的是饺子和酒,用以招待先人;而每年除夕出锅的第一份饺子,也自然要拿来孝敬祖宗。
院子里已经撒满了干草,大门口放一根拦门棍,拦住祖宗的骡马不要跑出去,也让家里的福气不要跑出去。
摆置妥当了,就要“迎家堂”。
往年都是由赵文林到街上,烧上一些纸钱,点上一柱香,恭恭敬敬说上一些话,把“老人”请回家。
今年赵文林想让赵文牧去。
赵文牧坚辞不受。
通常来说,这项任务由家中老人或者长子、长孙来完成。
家中主事人也可以。
但赵文牧自认,这几个他都不符合。
要说带大家赚钱,他是主事人,这一点他认可。
但要说家族亲情事务,他绝对不是主事人,也没有这个资格。
“大哥,还是你来吧。”
赵文广也觉得还是应该赵文林来。
赵文林不再多说,他拿上纸钱和长香,恭恭敬敬出门去了。
等赵文林拿着香回来,插在堂屋大桌子上的香炉里,供上水果点心菜肴,打好的纸钱搁在家堂桌子前烧,一家老少便挨个到牌位前恭敬磕头,“家堂”也就迎接完毕了。
从这时起一直到年初二下午送祖先走,堂屋的两张太师椅任何人都不可以坐,因为那是祖先坐的位置。
过年去别人家里拜年,如果坐了这两个位置,这家主人会不开心的。
所有的事情完成,大家便安安心心地待在家里,准备年夜饭。
当地的年夜饭很简单,就是一顿丰盛的晚饭。
大概晚上八点多,大家吃完晚饭,就开始坐着聊天。
这会儿家里也没有电视机,就算有电视机,也没有新年晚会。
春晚是好几年以后才出现的。
大家就是打开收音机,一边听着广播,一边聊天说话。
小孩子们早早就睡着了。
临近十二点,刘秀梅把睡得迷迷糊糊的两小只叫醒,大人们已经包好了饺子。
十二点的钟声一到,外面到处是一片鞭炮声。
赵子孟挑着竹竿,上面挂着长长的鞭炮。
赵文牧点燃一根香烟,猛地吸了一口,然后用香烟点燃鞭炮,捂着耳朵跑远了。
赵文林出来捂着儿子的耳朵。
鞭炮声中,新的一年到来了!
等鞭炮燃尽,几人站在院子里听了一会儿来自四面八方的响声。
回到屋子里,第一锅水饺已经煮好。
也是需要先供神明、供祖先,之后便是给每个人盛一碗饺子。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如果有人因故不能回家,也要替他盛一碗,以表达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