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设置: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正阳门下正阳人 > 第164章 永乐大典

第164章 永乐大典

现场议论纷纷嘈杂一片,主持大会的庄老板高声喊了好几句,才把场面控制下来。

在庄老板叫下一位持宝人上场的时候,根本就没有动静,这斗宝大会也一下有点冷场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大家刚被前面两样东西狠狠震撼了一把,看看自己手里的东西,有的人都打算今天都不准备上场了。

因为他们拿出来也不过是陪衬而已。

周安向左右看了看,要是再没有人上场的话,他准备上场走一遭。

就在周安有所动作的时候,刚好看见魏金铭微微一笑,眼中带有不屑的神情长身而起,然后大步走上台去。

上次他没有上场,那是因为魏金文拿出来的唐伯虎的画盖了他手里的画一头,拿出来也不过是给自己这个胞弟刷经验值,所以他藏而不露,忍下这口气。

这次他手里捧着的是一本古书,这本书薄薄的,也看不出什么特殊来。

人群中就有人说了,“今天不是以‘金’为题吗?他拿一本古书上来算什么情况?”

“是啊是啊,我也正纳闷,老李你说是不是?”

被叫老李的,摸着没有几根胡须的下巴说道。“稍安勿躁,人家既然拿出来了,肯定有他的道理。”

魏金铭上场和其兄弟一样温文尔雅,不过他看起来比魏金文成熟多了。

没有过多的废话,魏金铭直接捧起这本书籍就开始大声朗读起来。

“永乐大典!第二零二一八卷,锻铜篇。炼铜一事,工费倍难,侈者事之……”

听到魏金铭念到永乐大典,后面念什么,大家根本就听不下去。

现在众人都已经口瞪目呆,《永乐大典》是什么级别,但凡是在古玩圈混的人都知道,这可是聚集了永乐年间所有的力量编制而成。

在明太祖朱元璋在位时,就打算修纂类书,商议“编辑经史百家之言为《类要》”,但因为种种原因未能修成。

到了明成祖朱棣即位后,承接朱元璋身前愿望,整理典籍,令解缙等人修书。

编撰《永乐大典》的宗旨就是:“凡书契以来经史子集百家之书,至于天文、地志、阴阳、医卜、僧道、技艺之言,备辑为一书,毋厌浩繁!”

可想而知,编撰此书的工程之浩大,整个过程召集了147人,首次成书于永乐二年(1404年),初名《文献大成》。

经明成祖朱棣过目后认为“所纂尚多未备”,不甚满意。

于是,永乐三年(1405年),明成祖朱棣再命太子少师姚广孝、解缙、礼部尚书郑赐监修以及刘季篪等人重修此书。

这次工程更大了,动用朝野上下共2169人编写。

整个工程设有监修、总裁、副总裁、都总裁等职,负责各方面工作。蒋用文、赵同友各为正副总裁,陈济为都总裁,参用南京文渊阁的全部藏书。

永乐六年(1408年)冬天清抄完成编册成书,明成祖看了十分满意,亲自为序,并正式命名为《永乐大典》。

据说全书缮写成22,877卷,目录60卷,成书11,095册。

《永乐大典》完成后,朱棣又在各地征召了大批缮书人进行描栏、清抄、绘图和圈点工作,由于人员数量过多,已经无法统计了。

此书大成之后,到了嘉靖朝,因怕大典有损,又重录了一部,所以就有了“永乐正本”和“嘉靖副本”之分。

因为两部大典都深藏在皇宫中,没有刊印,流传稀少,在朝代更迭、内忧外患中被偷盗、抢掠、焚烧,“正本”消失了,“副本”也只剩下400余册。

到了民国时期,国家博物馆也对大典进行收集,后来又是动荡时期,收集来的典籍就送往美国保存,后又辗转到了宝岛。

解放后,京城图书馆将历年收集到的《永乐大典》原本和胶卷提供予中华书局,与中华书局自己收集到的《永乐大典》复制品一起进行影印出版。

但魏金铭手里这册不在京城图书馆收集之内。

只要魏金铭现在把这本书册拿到故宫博物院去,为了看一眼内容,让那些老家伙喊魏金铭爷爷他们都愿意。

可想而知,这本书册的历史研究价值有多重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玉奴娇兽世好孕:娇软兔兔被大佬们狂宠开局同学会上中奖两亿五千万搬空仇家库房后,携物资度过灾年快穿之炮灰她选择种田斗罗:穿成唐三他妹后和萧炎HE我的成神日志永生游戏降临,被我玩成了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