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程朱理学的末路
应天府,长安街,金府。
金幼孜和杨士奇相对而坐,两人的眼睛都是直的,都是死死地盯着桌上的那三本书。
这三本书分别是《春秋公羊传》、《春秋公羊解诂》以及《公羊传疏》。
三本,每一本上都有公羊二字,这代表了什么?
金幼孜和杨士奇默然不语。
在宋朝程朱理学出现后,儒家基本上就是程朱理学的天下了,一直到明朝也都在沿用程朱理学的思想。
而现在,作为皇太子,且也是学习程朱理学的朱高炽,突然甩给了他们三本公羊学的书籍。
这意味着什么?
“怎么办?”金幼孜最终还是熬不住了,将视线从那三本书上移开,看向了杨士奇。
然而,杨士奇还是沉默。
其实金幼孜也知道,当朱高炽甩出这三本书的时候就已经不是让他们来给建议了,而是让他们来学习。
这是命令。
既然是在下命令,那就代表着朱高炽已经把这三本书读过了,甚至是读透了,不然的话就不是下命令了。
除此之外,朱高炽为什么是把这三本书给了他们两人,而不是给了杨荣、杨溥等人呢?
这就是另外一个意思了。
“该做的,还是要做。”杨士奇叹了口气,站起身来。
“现在摆在你我二人面前的选择也只有两个,要么遵从太子殿下的命令,为殿下完成此事,要么……”
说到这里,金幼孜也叹了口气。
杨士奇虽然没说,但他也清楚。
现在事情都已经到这个地步了,如果不按照朱高炽说的来办,那等着他们的也就只有辞官回乡一条路了。
是的,朱高炽只不过用了三本书、一句话,就决定了金幼孜和杨士奇的命运。
他可不仅仅是让金幼孜和杨士奇看书的,他是太子,不是先生,不负责教书育人。
给他们两人书,那就是让他们看,那为什么让他们看呢?
毫无疑问,肯定是让他们负责推广的。
在程朱理学的大旗下推广公羊学,而且还是已经建立了两百余年的程朱理学,这个难度是相当之高的。
其实,程朱理学并非后世人想象中的那么废物,能够在这个封建时代站稳脚跟,并且成为当之无愧的主流思想,程朱理学还是有优点的。
注重气节和德操、注重社会责任与历史使命等思想都是程朱理学带来的。
比如说张载的“横渠四句”、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以及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等都有程朱理学的影子在里面。
但相比优点,程朱理学的缺点也很明显。
程朱理学专求“内圣”的经世路线以及“尚礼义不尚权谋”的致思趋向,将传统儒学的先义后利发展成为片面的重义轻利观念。
而且,程朱理学之所以能够走到这个高度,其实并非是这个思想很出色,而是因为程朱理学的天理是道德神学,给了王权的合法性依据。
同时,也是儒家神权的合法性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