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 两面夹击
最起码,外部的军事和政治压力不会太大,他们可以尽可能的提高人民的福利,同时也能保证jūn_duì的需求。
但是因为扩张的太过迅速,大明jūn_duì还没有完全的机械化和机动化,所以长距离作战依然是他们的拿手好戏。
在这期间,他的学历增长的很快,很快就消失了。
《朱成功》的文化价值为7200,000。
《圣迭戈小姐》以7750,000的文化价值而获奖。
《坂上之云》,文化价值1440,000。
《乳法笑话系列》,文化分一百二十万。
《林肯笑话系列》赢得了330,000的文化价值。
天子岩,铝像,博物馆,广播,样板戏,报纸,小说等日常收入收入4470万。
未知的文化价值180万。
总共赚了六千六百万。
总体而言,大明的人口越来越多,他的文化课也越来越多。
这很容易让人明白,就拿那个铝塑像来说。
初建之初,大明不过数千人口,纵然所有人都为其材料和工艺而惊叹,但得到的文明价值却是十分有限的。
而现在,整个凤都,八九十万的人口,只要有人看一眼,就能让他们产生一丝波澜,获得更多的知识。
尤其是像电影和小说这样没有地理上的局限的出版物。
随着读者数量的增加,文化价值的产量也相应增加。
倭岛都护府的一千六百万人口,在大明境内的地位其实只是二等公民,和哥斯达黎加人一样,拥有美.国的国籍。
不过,显然,对于那些生活优渥的日.本人,他们是一视同仁的。
在16百万观众中,女人是最大的群体,她们更能被那些单纯的影片所感动。
如此一来,日.本就成了朱富贵的财富源泉,效率极高。
但是,朱富贵的知识储备,却是越来越多,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变的焦急起来。
像海军的两万吨重的巨型战列舰,就需要3000吨左右的先进钢铁。
这可是五百万的文化点数。
此外,轮胎、气罐、磁铁收音机等大明不能制造却要大规模使用的东西,也花去了大约五百万的文化价值。
再加上面积越来越大,大明将近五百万的人口,根本不可能将整个凤都都给填满。
北美西岸的各个区域,就像是一只只等待被喂养的婴孩,等待着政府的发展。
铁路、矿山、工厂什么的还好说,但在大明,却有相当完善的工厂和工厂。
顶多也就是学校、医院之类的地方,或者是战争时期的避难所,朱富贵还得去购买一些高等级的水泥、钢筋之类的建材,稍微花点钱而已。
最主要的还是医疗器械,还有研究所需要的实验设备,土建工程机械,机床加工,水利水电等等。
每一件都不是简单的生物,就像是一头凶猛的野兽,在疯狂的吸收着他辛辛苦苦赚来的知识。
不过俗话说的好,人要有好有坏,朱富贵从小就在工地上长大,自然会尽可能地去做一些事情。
不过,朱富贵也只能硬着头皮,将两个军团的摩托车给改造了一遍。
这两支jūn_duì一共有1200台【四不象四驱柴油车、农用牵引车、越野车、越野车、六千台、十二架铁皮战车、七十三台汉骑坦克车。
九月二十五日早上十点,大明的拳头就已经砸了下来。
第一军团是乌姆人的jūn_duì,第三军团是定王国的jūn_duì,他们分别从雷斯和诺家斯莱出发,向墨.西哥进军。
大明军团,也就是军团,都是以历史上的将军为单位。
这也是军方多年以来的一次示威,毕竟海军占据了不少行省和帝国的大名,军方对此十分羡慕。
朱富贵本来还想着,用着名的将军来命名自己的战舰,但是却遭到了军方的强烈抗议。
与后来的赤卫队相比,大明的皇家海军和陆军,毫无疑问与传统的中华部队有着更为紧密的联系。
虽然这两件事没什么毛毛不搭边,但大明将士对封建时期的英雄豪杰,还是很认同的,觉得自己就是他们的传人,感情上也会亲近许多。
在得知了来自于锦衣卫和御林军的信息后,朱富贵也就顺水推舟,开始调整jūn_duì的编制。
朱富贵从蒋公到印度,再到袁大头,天衣无缝,但兔子的经历却让人无法适应。
我的大明,完了!
反正,历史会告诉我们,他们都是纸上谈兵的,朱富贵从来都不会退缩,jūn_duì的制度,是皇帝说了算的,他想要改变,就必须改变。
这也是为什么,现在的第一军团,被称为岳飞岳武穆的中华武圣,而李定国,是第三军团的统帅。
这就是武穆军和定国军的由来。
这并不是朱富贵亲自任命的,这是两军将领在征询jūn_duì的建议后,亲自去大元元帅那里提出的。
这就是对那些已经成为jūn_duì的士兵们的一种特殊待遇了。
在这场抗击法援墨战役中,双方的战斗部署也不尽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