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我读高中一年级的后半学期开始,父亲便开始利用老家当地农村三天一集市的日子,上街,开始正式经营摆摊修理自行车、架子车的营生。父亲修理这些车子是我小学二年级开始的事情,当时还是人民公社时期,平时先倒腾自家架子车的他,后来,就把母亲从姥姥那里带来一对银镯子嫁妆,再外带几块从早年爷爷那里继承的袁大头银元卖了,换来当时近乎百元的巨款,去县城的五金合作社,购进了些自行车、架子车备件和补充几把修车工具之类,便开始在家给人修理车子了。
起先,早年是给本村、本生产小队的人家修理,除去零件和工具的损耗外,三五毛也慢慢赚点贴补家用,天长日久,后来经村民口口相传,竟也周围邻里乡亲知道了父亲会修车子,就上门来让父亲给维修自行车或架子车,有的人家要装配新的架子床,也会买来零件让父亲给装配。最初人民公社是帮生产队修,顺便说声别看父亲大字不识几个,但动手能力很强,学修车前也当过大队电工,还当过大队小队不同时期的开磨面机的面工,属于勤快会干巧活路的那种农村人。他修理最初也是自己琢磨出来的,基本都是利用白天农活外的时间,或晚上时日。发展到后来,公社供销社,只要有进的架子车或自行车要组装时,也必然都找父亲临时去供销社院子大棚里,进行装配好些天。和他同去的,还有另外一个平时修理车的邻队乡亲。在我上初中的日子里,这样为供销社组装的活路,居然发展到了三个人组成,且每年四季都有那么几次的机会,当时的组装获得,每辆从先前两元到后来的五元不等,每回都可以赚当时认为很不菲的收入,所以自家平日用钱也还算充实,拿现在话说就是属于手艺人,我的零花钱,也比别人都宽裕,有门手艺在身,不愁吃穿的小农日子还算殷实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