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儒夜引一信至。
言吕布与西凉之间疑虑日增。
互不信任,双方联盟名存实亡。
道荣闻此,心中稍宽,然仍顾虑重重。
道荣召李儒密谈,问道:“李儒,吕布西凉之盟已虚,吾等当如何乘虚而入,一举破敌?”
李儒答曰:“主公,敌虽暂分,未可轻敌。宜继续加强城防,密切观察吕布与西凉之动,待其内乱时,方可出兵。”
道荣颔首,又询:“子以为,洛阳现状如何?”
李儒曰:“洛阳城固,民心稳,惟需谨慎应对,不可过急行军。”
道荣闻之。
下令继续增强防备。
且暗中准备粮草武备,以备不时之需。
李儒建议道荣密派使者至吕布营中。
播撒离间计。
令吕布疑其左右,内部分裂。
道荣认为此计甚佳。
立即遣信使携密信行至吕布营中,以增其疑虑。
密使行后不久。
消息传回。
吕布营中确有不少将领对其忠心生疑。
互有戒备,营中氛围紧张。
道荣得此消息,对李儒曰:“此计果然奏效,吾应何以进一步?”
李儒谋曰:“主公,现在正是加强与他邦联络之时,可派使至邑国及其他小邦,密谈联防,共抗吕布。”
道荣颔首。
遂再派使者密访各邦,强调共抗外敌之必要。
寻求更多支援。
此举一来。
既可扩大洛阳的影响力。
二来亦可牵制吕布。
使其不敢轻举妄动。
邑国及数小邦应允联盟。
增派兵马援洛阳。
道荣闻之,心中大悦。
但仍不敢大意。
命李儒日夜加强城防,密切监视吕布与西凉之动向。
然就在各方势力观望之际。
吕布意外派出使者至洛阳。
意图谈和。
此举令道荣及李儒皆感意外。
道荣疑虑此乃诡计,召李儒商议对策。
李儒提议:“主公,不妨先观其行实,以静制动,同时密切观察吕布之实意。”
道荣从其议。
暂时按兵不动,观其变化。
道荣加强与盟国之交流,确保外援随时到位。
洛阳城内外,气氛越发紧张。
众将领及士兵皆整装待发。
吕布使者。
声称欲谈和解。
此举使洛阳城中一片哗然。
道荣虽疑其为诡计,然亦不敢轻忽。
急召李儒商议。
李儒曰:“此吕布之使,虽来谈和,恐有诈也。主公宜审慎应对,或可从中窥见其真意。”
道荣颔首,决定接见使者。
观其言行。
于城楼之上,道荣亲自会见吕布之使。
使者言辞恭敬。
称吕布意欲息战,愿与洛阳修好。
共抗西凉。
道荣听后,未即回应。
转而询问吕布近况及其与西凉之关系。
使者避重就轻,回答含糊。
使者去后,道荣与李儒密谈。
道荣曰:“吕布此举,颇不寻常,其真实意图何在?”
李儒思忖片刻,答曰:“吕布此行,或为试探我洛阳之实力与准备,主公可派间谍深入其营,探其虚实。”
道荣从其言。
即刻选派精于谍事之臣。
密赴吕布营中。
此间。
洛阳亦不懈于加强防备。
道荣令各路将领严守城门,提防偷袭。
数日后。
间谍回报。
称吕布虽有和谈之意。
实则亦备战甚严,与西凉虽有嫌隙,但未至破裂。
道荣闻此,对李儒曰:“吕布心机深沉,我等不能轻信其和平之言。”
李儒再议曰:“主公,现在正是深化与邑国及他盟之联络之机,应密使告之吕布之动,促其亦加强戒备,以共御可能之变。”
道荣认为此计甚佳,遂按李儒之计行事。
洛阳城中。
虽暂无战事。
而大局之成败。
尚未可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