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之金银虽稳。
而民心犹未安。
道荣知唯有实物。
方能安人心。
金银之乱,致秋末粮价波动。
道荣遂筹画以粮食安民。
图一举收复人心及市权。
道荣遂密令属下,于近郊广购田地。
扩充仓库,秘不发丧,储备粮食。
又密遣使者访农户。
以高于市价之金购粮。
此举既稳农心。
又将市中粮食渐归己手。
道荣布告于市。
宣言来年春季,将以低价释粮于民。
以解民之困。
消息一出,市中稍感安慰。
粮价因此消息而有所回落。
民间对道荣之举复信心若干。
然此策也引起了吕布之注意。
吕布虽掌军权。
于控制民心,则尚需依赖道荣之金银经济手腕。
观道荣此策。
吕布心生疑虑。
恐道荣借粮食之利,进一步扩其权势。
于是密令手下亦于市外购田,秘密储粮,以备不时之需。
至冬至将近。
道荣见粮仓已满,市中粮价稳。
乃启下一计。
秘密减少市中粮食供应,使粮价小幅上涨。
待粮价上涨后。
再以储备之粮。
以低于市价之成本释放于市。
以此实际操控市场,巩固其在民间之声望与控制力。
道荣之计初行,市中粮价果有波动。
民间期盼道荣所宣之低价粮食。
吕布见状。
亦开始释放其秘密储备之粮。
试图借此获得民心。
市中由此出现两路粮源,粮价因竞争而下降。
道荣虽对吕布之举有不快。
然深知此为控制洛阳市之关键。
遂决定增加粮食释放量。
一方面确保民间对其依赖。
一方面亦为压制吕布之势力提供机会。
隆冬已至。
道荣与吕布。
皆以粮为计。
争于洛阳。
道荣每于市中释粮,民间颂其恩。
吕布亦不甘后人。
密释私藏之粮,欲夺道荣之势。
两者之间,粮价因而竞降。
市中粮食之供应日趋丰裕,民间亦感其惠。
一日。
吕布召其谋士于帐下。
谋定策以对道荣。
谋士曰:“道荣用粮为策,已得民心,若欲夺之,必出奇制胜。”吕布颔首,曰:“吾亦思此,有何良策?”
谋士对曰:“主公可再下令,减价而售粮,又广结善缘,赠粮于贫者,此举必能动摇道荣之势。”
吕布闻言大悦,遂依计行之。
道荣得知吕布之新策。
不觉心生忧虑。
召集其门客及谋士,密议对策。
一门客曰:“吕布虽施以低价,然其储粮终有尽时,我等不妨持守原计,待其粮尽,市价必复。”
道荣点首,又曰:“吕布虽能以低价售粮,我们则可在释粮之余,设立粮票,限定每户所得,以此调控市场,且可延长粮之供应。”
众人闻之,皆以为善。
於是道荣下令。
凡市中之家庭。
依户口多寡。
颁发粮票,以此购粮。
市民初不解其意,感道荣束之过严。
然,久而久之。
民见粮食供应稳定,亦渐感安心。
此时。
吕布见其策未能全然颠覆道荣之势。
复召谋士,谋再新策。
谋士曰:“主公,道荣虽强,其用心过于明显,民间虽依赖,心未必悦。主公不妨设宴于市中,亲赴问民所需,亲施恩惠,此举更能赢得民心。”
吕布喜。
即命令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