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昏黄的灯光下,加热过的饭盒被打开,一股久违的浓浓油香弥漫开来,让阎家人忍不住垂涎欲滴。
二大妈杨桂儿把饭盒里的菜,分到了阎家每个人的碗里。粘着油汤的窝窝头,吃起来也不那么拉嗓子了,咀嚼的每一刻都让他们沉醉。味蕾的享受,让此刻的阎家,一切是那么和谐与美好。
空手而归的秦淮茹,还是被驱赶出了贾家,和前段时间一样,在四合院里游荡着。
不长记性的小当,伸手就要去拿桌上的窝窝头,直接被贾张氏用脚踢出了贾家。
她没恨贾张氏、没恨贾东旭,她恨秦淮茹,恨她为什么这么没用,连口吃的都拿不回来。她现在虽然不敢骂了,可她心里满是对秦淮茹的恨意,像一头狼盯着在四合院里游荡的秦淮茹…
饭后的阎家,二大妈杨桂儿把阎富贵拉到了厨房,把秦淮茹路劫阎解放饭盒的事给悄悄说了。阎富贵沉吟了一二,关照二大妈这事不能往外说,会有损阎家名声。
四合院的夜晚,月光如水洒在院子上,将整个院子染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仿佛有无数故事即将发生。
上了床的阎富贵夫妻,在说着悄悄话。阎富贵反复叮咛着二大妈杨桂儿,以后每天一定要盯紧阎解放的饭盒,这可是关系着阎家能不能有油水的大事。
阎富贵看着睡去的老伴,心里却在心疼的流血:这么多天的饭盒,需要他站在大门口,要多少街坊的葱、多少瓣蒜,才能抵的回阎家的损失啊!
“不行,贾家人居然敢明目张胆的算计到阎家人头上,绝对不能就这么算了。”
“这闷亏不能白吃,贾家敢这么欺负阎家人,那就不能怪我阎富贵了。”有了算计的阎富贵,心情舒畅的睡着了。
翌日上午,阎富贵上完他的课后,直奔街道办。把院里最近发生的事,添油加醋的汇报给了街道办王主任。并提出了郑重警告:贾家的儿媳妇,现在发展到路劫别人饭盒的地步了,若不严肃对待,任其发展下去,将会严重影响南锣鼓巷95号四合院的日常生活,并造成极其恶劣的声名。
街道办在四合院,设立几个大爷的目的:主要就是为了调节邻里矛盾,其次是遇到敌特或者有涉及危险大众的人和事,要及时向街道办汇报。
易中海做一大爷的时候,他对贾家是“骑驴挂草”。院里的明白人也都知道:他在把贾东旭培养成他的养老人,所以在他的压制下,大家对贾家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多有包容、处处忍让。
今天,阎富贵把贾家的破事都捅破了,街道办的反应非常迅速,就在大家晚饭后,街道办的工作人员,一家一家的上门去走访调查了。
大多数四合院里的住户,都是据实以告,也有一些爱八卦的大婶大妈,会添油加醋讲一下,说的最详细的居然是易中海。
从贾东旭一个人的工资27.5元、定量,要养活一大家子5口人;到贾张氏、秦淮茹、棒梗、小当都是农村户口,在城里享受不到一点点福利,日子过的异常艰难;再到贾家近期惹出的一系列事情。
当然他反复强调:他是为了爱护徒弟,才反复出手帮助贾家人的。把自己塑造成了一个:有爱心、帮扶徒弟、帮助邻里的老好人形象。
第二天,街道办就召开了“南锣鼓巷95号四合院贾家的会议”,根据当时的政策决定:非城市户口人员,属于闲散盲流人员,应当遣返原籍。
考虑到贾东旭是工人,他的定量也最多养活一个大人,手又骨折了,就留下了一个大人的名额,以便照顾贾东旭。
当天下午,街道办的几个工作人员,就去通知了贾家,还强调三天后不自动离开,就请公安所来人遣送回原籍。
这可把贾张氏急坏了,当场就撒起了泼、打起了滚。
街道办的人,明确告诉她:“全国的知识青年都在“上山下乡”,支援国家建设,缓解城市的压力。你一个50来岁的人,怎么就不能去农村,为国家的繁荣昌盛添砖加瓦…”
街道办工作人员多次劝戒无效,准备马上请公安所人员,来把她遣送回原籍了,贾张氏结束了撒泼打滚,躲进了贾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