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改造种子的效果已经彻底确定。
实验室25种土壤培养仓全部改造成功。
所有土壤,不管是不具备种植条件还是生命力比较低的土壤。
经过时见提供的种子改造后,全部都变成正常可种植的土壤。
虽然改造后各种土壤的可种性质也不一样。
土壤改造种子毕竟只是根据种子所具备的元素进行辅助改造。
如果只是单纯生命力强度低的土壤,改造起来比较容易,速度也会快些。
而且改造完成后的土壤相对质量会好一些。
当然,肯定也比不上天然肥料强的土壤。
如果想要这种土壤不断提升质量,就需要至少用土壤改造种植种上四五轮左右,差不多要耗上一两年。
而那些原本就不具备种植的土壤,改造起来不止慢,质量也相对低一些。
比如土壤因金属含量过高或者化学物污染严重而无法种植的土壤,种子所需要释放的元素就会变得更多。
虽然能达到改造效果,但在过程中也就掏空土壤改造植株的生命力。
相当于以一命换一命。
这种土壤并不能算改造成功,只能算暂时性修复。
想要提高土壤质量,至少要循环土壤改造种植十次以上,期间还需要通过人工进行肥力辅助。
而那些生命力几乎没有的,比如干沙或纯砂石土壤,想要改造起来更难。
但这个难度也就是改造种子多种几轮的问题。
也就是说,时见的这种改造种植,简直一本万利。
之所以现在只能确定只有25种种子可以进行改造,还是能用来种植的种子就只有25颗。
之前送种植舱来的时候,时间倒是把自己提前准备好的相关论文交给邱院长一起带回去。
之后邱院长也带着实验室的人开始进行培植。
但是时见的合成算法沿袭她一贯的风格。
就是试验量非常大。
目前他们才开始进行第一阶段批次的培植。
这东西因为试验的植株比较多,特异性也高,不比水稻的单一性。
所以至少需要进行七个阶段,七个批次的培育种植,才能得到最终种子。
不过和水稻‘合成1型’不同的是,土壤改造种子有现成的种子,实验室也获得种子最终效果数据。
可以确认土壤改造种子的实用性和作用性。
加上叠加水稻‘合成1型’第一阶段的成功报告。
还有第一批新基因合成蔬菜拉走后获得的良好反馈。
经商议,上面决定给三月大会时,给时见举办个人颁奖典礼。
另外,还有一个好消息,研究院已经收到《自然》杂志的回复,确定时见的‘新基因合成培植法’论文将刊登在三月刊。
同时来的,还有国外不少打探的消息。
不过新基因合成培植法目前无法统一性,每种植物合成必须拥有新的算法和培植流程。
所以虽然新颖,但对暂时不缺高产粮食的外国来说,实用性相对还的不算高。
当然,肯定还是肯定的,就是关注度一般而已。
但是官方不介意,他们闷声发大财更好。
为此,时见的土壤改造种子论文官方暂时没帮着投递过去。
所以这次特意为她举办一个个人颁奖典礼,一来是真心想要奖励感谢她。
二来是想通过这种国家荣誉感留住她。
三来就是有几分弥补在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