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我们那个年纪,身边早婚的同学都不多,只是玲儿和同学算我们中间最早修成正果的一对,同学间有惊讶,也有很多的祝福,因为感觉这就是青梅竹马,从小一起长大,然后初入社会,一起工作,一起恋爱,到后来的结婚。
记得初次接到消息接亲,内心还是比较忐忑,因为我除了参加了小时候表哥的结婚,好像就没有参加过其他人的婚礼了,加上老家成婚的规矩有些多,也就有了更多的担忧,害怕耽误了吉时,一直都是跟在长辈的身后,生怕哪个环节错了。
老家的婚礼更多的是有很多的细节,其中包括接亲和送亲,对于女方家送亲的人员安排也是很有讲究的,去的基本上都是家里至亲的长辈,有舅舅家,姑姑家,还有爷爷辈的老姑姑家,或者是堂爷爷,还有叔叔这些,其中有兄妹的都要派上代表。
接亲的带队亲戚,需要家庭和睦的,在家族里面能说上话的,而且去的人员必须是双数,记得结婚那天新郎发烟和喜糖都需要双数的,以示喜庆和百年好合的好寓意。
而男方或者女方家也会提前准备送接亲的夫妻,牵着新娘和新郎的手出门,对于这个牵新娘的夫妻,也是有要求的,要求是家庭和睦,至少家里有儿有女,家庭和睦,家里发展也很好的,也是预示着新人未来会很美好。
新娘从女方出门,是新娘家里的恩爱夫妻牵着送出门,然后到大门口,是男方的接亲,两个未婚女生牵着新娘出门上车,然后到男方以后,是男方的一对恩爱夫妻接过新娘和新郎的手牵着回家,整个接亲的过程严谨而流程顺利。
记得婚礼前的一天,按照老家的惯例,都是提前安排好了家里做事和帮忙的亲人,然后把所有的安排都用红纸黑字写好,贴在家里的大门侧边,让这次婚礼的安排井然有序,每个帮忙的都是提前一天就到了主家,晚上吃饭的时候,人手一包帮忙烟,接着这包烟,也就是认可了你的帮忙身份了。
第二天都早早的起床了,我也特意穿上了一件粉红色的衣服,毕竟这个新婚,要喜庆,梳好头发,洗了个脸,就跟随着大部队简单的吃了个早餐,然后开始准备着接亲的东西了,头一天晚上大家把家里布置得很喜庆了。
一大早家里按照提前算好的时辰,然后新郎带着我和其他一个女孩,还有六辆车的六名司机,新郎一身笔直的西装,系着领带和穿着一双黝黑发亮的皮鞋,头上还打了少许摩丝,做了个简单的发型,手里捧了一束鲜花就出门了。
出门家里长辈给我们每个人发了两包烟和一个红包,我拿着新娘的红色包包,还有一袋子的喜糖还有一袋子的喜烟,走在了人群的前面,在鞭炮声中,我们接亲的队伍开始出发了,轰轰烈烈,今天的天气也放晴了。
记得小时候我们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如果新郎或者新娘小气的话,要不就是结婚下雪或者下雨,只要大方的新郎和新娘结婚,才会晴空万里,而今天正好是好天气,是不是就是新郎和新娘原来一直为人比较大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