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马拉明白了用人之道,领导之法,从辛苦的经营中脱出身来时已是一年以后了。在他昂首瞻仰自己的成果时,不禁沾沾自喜起来。免不了做些个人喧哗的营生。这不仅是他一时兴起的虚荣心的需要,也是对公众崇拜英雄之情的需要。伟大也由此如实或如虚地产生出来。马拉公司的一个标志便是办公大楼前草坪中央的一个高高耸立的马拉的汉白玉雕塑,雄赳赳,气昂昂,以最迷人的姿态挺立在那儿。四周日夜喷洒着泉水,还装点着精心设计的灯具,这样便可以使人们日夜都能看到他。使之名副其实地成为市中的一道靓丽的风景。人们对此并未表示反感。而它在那儿伫立了不到一年,便被马拉本人亲自下命令推倒了。他还将残迹在那儿摆了一阵子。人们看习惯那东西,还直为它的倒掉遗憾了好一阵子。
当然,单有形式是不够。得有一点内容作为补充,才能使马拉的形象更加丰盈地展现在人们面前。不过此中绝非一无是处。
林中雨,《经济时报》社的一个专栏记者。他的成功人士的小传被誉为:以独特的视角审事物本质,破解成功背后的秘密。很具有一批读者群。他的专栏也是此报的“黄金栏”。
此人长的并不起眼,又瘦又小,生着老鼠般细小而又机敏的一双眼睛。他的最大本事就是能从一个极其普通的事件上发现所谓的闪光点,再加上他的生华妙笔,就很容易地描绘出一个带有传奇色彩的人物。
在马拉的事迹越来越多地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时,日报采编组便派他开辟一组关于马拉经营之道的系列报道。为此他几乎使出了浑身解数,在近乎一个月的时间里,他每天几乎用十几个小时用来采访马拉及其公司的员工。甚至有时一天十几个小时的跟在马拉屁后观察他的一言一行。从不放过任何一个他认为有价值的细节。那段时间最难受的可就是马拉了。他私底下直叫:“他好烦啊!”
后来见诸报端的前几篇文章看起来洋洋洒洒,气势恢宏,其实都是老生常谈。
什么:马拉成功之谜一——无与伦比的知名度;
马拉成功之谜二——来自地球另一面的全新观念;
马拉成功之谜三——雄厚的科研背景,等等。
这些文章多是来自他自己的长篇大论。但其中不免还有些可取之处,系列四中的《独特的用人之道》中的几则事例却也多少切入到了事物的核心。且此篇摒弃了以往的长篇大论,仅列举事件,短小精练,却也让人感到耳目一新。
甄秀英,马拉公司销售经理。起初因家境贫穷,无力支付学费,缀学后受聘于公司做销售工作。此女子工作勤恳,业绩突出,不久便被提拔。
肖飞,总经理助理。鼻梁上架着幅深度眼镜,此人喜欢读书,烟酒不沾,但迷恋围棋。一幅书呆子的样子,不言不语。仅以棋艺在人前夸耀。原在生产计划部做生产管理工作。可能是因为下棋养成了过于专注的习惯,一次马拉到办公楼视察工作。路经处工作人员皆起身行礼问好。独肖飞只顾忙碌得不行,全然不知周期围发生了什么事情。马拉溜到他跟前笑问道:“工作很忙吧?”那知肖飞头也不抬地道:“是呀!这些材料乱七八糟的,一点没有条理。我都搞不清,那老板准被蒙死了。”马拉听后笑道:“是啊!是啊!”然后就离开了。周围的人只为他倒吸一口气。想着:“这傻子算是完了!”马拉刚离去,就有个淘气的家伙扒过来,幸灾乐祸地道:“你死娃子抬出南门了——掐鼻根掰眼睛都来不及了。”他还抬头道:“我怎么了?”周围的人直哈哈地大笑起来。
不一会儿,“赤眼蜂”秘书就拿了个箱子来为他收舍东西。同时又了一个人顶替他的位置。大家瞧着直吸冷气。后来他们才知道那小子因祸得福被调到总经室当助理去了。
“赤眼蜂”是众人为马拉的女秘书取的绰号。因她长的鹤势螂形,又天生的一对赤凤眼,俏峨眉。平日也是一脸的高傲,冷若冰霜的样子。那林中雨一双精明的眼睛竟也将此女子从笔下露走了,或许真是因为他长了一对鼠眼的缘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