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南山村已在去年准备好一系列抗旱措施,大家只觉得这个春天较往常干燥些,想来是快近夏日的缘故。经王熙然提醒,才想起一直不愿面对的现实--今年大旱。
上午还在兴致勃勃研究藏宝图的李世民,此时面上已是乌云密布。皆因幽州、凉州等地陆续奏报旱情,整个渭河平原大旱。
大唐君臣自开年一直在关注天气变化,上个月各地奏报,只是略显旱情,一切尚在控制中。李世民和被传召来的大臣们皆是疑惑地看向几个报信之人,李世民忍不住厉声责问道:“纵观历朝历代关于旱灾的记录,从未有如此突然大旱的情况,可是有人隐瞒不报?”
一个小将呜咽着闷哭,“府尹每天都亲自去田里查看,半个月前天气只比往常炎热些,谁知这几日太阳火热。土地龟裂,粮食也死了,府尹赶紧让我快马来报。”
其他几人也纷纷出言证实,他们遇到的都是这种情况。再看奏报,所写内容与他们说的无异,现在各地都等着朝廷救灾,怎么办?!
李世民忧心地问道:“从前年开始便通知关内各地方建多打井、广建蓄水池,难道一点作用也没有吗?!如今快到五月,不知有多少粮食可以抢收?”
几个来报小将已经跪地恸哭,“粮食多说能十存一,我过来送信时,蓄水池里的水已快用尽,水井的水位一直在下降。”
长孙无忌闻言大惊,“什么?短短几日竟发展到这种程度了?!”
其他人也忧心忡忡,刚改元就接二连三发生天灾*。就算他们已提前准备,却还是像洪水之事一样,打得人措手不及。很多大臣内心充满无力感,老天就不待见他们至此吗?或者…是不待见某个篡位之人?
“圣上,各地是否要增军驻守?微臣愿意去一地!”程咬金处事有自己的道理,他觉得旱灾早晚会过去,现在最重要的是以防有心人趁机作乱。
武将们闻言,都嗷嗷叫着要带兵去震慑地方。文臣们被他们提起士气,也纷纷出言愿去救灾。
李世民的情绪已稳定下来,他出言安抚道:“大家先别急,先听唐俭和李绩说说粮食的存储情况。”
李绩一直等着报告这事儿呢,听李世民询问,他赶紧回复道:“自前年年末开始,一直禁止商户往别国卖粮。如今各地所建义仓皆装满,我一直派重兵守卫。”
“微臣觉得,若所存粮食够灾民食用,尽量不要使用王县伯提供的新作物救灾。下个种植季依然会大旱,何不趁机推广耐旱的新作物让百姓们种植?关内百姓多爱小麦,旱后恐不易施为。”
太狡猾了,难怪这个老小子玩命种植研究新作物,却从不提推广之事,感情是在这等着呢!
不理会众人微妙的眼神,唐俭继续兴奋地说道:“王县伯所说的几种作物食用方法微臣都有尝试,其中晒干或做成粉既易保存又美味,请圣上准民部之人去灾区推广新作物。”
那几个原本跪在地上哭泣的传信之人,听到殿内的讨论有些傻眼。他们以为自己的家乡会出现卖儿卖女、易子而食的惨剧,没想到圣上竟然早有准备!
其中一个小将似恍然大悟般叫道:“我竟忘了,圣上是天佑之人,有老君托梦!”
李世民身体有些僵硬,看着不明内因之人的崇拜神情,他又一次把脸皮扔了,“老君自去年开始便给朕托梦,言道突厥人太猖狂,玉帝降难恐会波及咱们。”
这句话是一个信号,圣上近两年会对突厥下手,如今的行为就是在为战争找理由。不止武官们兴奋,文官们也没忘记突厥人给他们带来的侮辱。正好赶天灾,吃不起饭的壮丁都从军好了。
因有几地同时报灾,初时大家多是惶恐,如今思路已经捋顺,众人又变得充满干劲。李世民按文武搭配方式,将主动提出要去赈灾的大臣们分拨安排。
“行了,大家快去准备吧,辅机待会儿去趟王县伯那。”后面的话不用明说,不就是让长孙无忌去王珏那请教嘛,看是否有什么遗漏的地方。
就在大唐君臣安排好救灾问题的这会儿,百家派也联合墨家商讨出如何解决兰陵王宝藏事件。
一阵琴声从林外传来,打断了师兄弟们挤兑两个熊孩子的话语。王珏听到琴声轻笑道:“果然不出所料,长孙尚书来访。”
李承乾再次变身包子,暗自无奈吐槽。老师兴趣颇为奇怪,居然在林外摆放古琴,让欲拜访之人以琴声跟人对暗号。虽奇怪,但说起来也算名士雅事。然而,她跟舅舅约定的曲目也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