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桌上的诸位将领也从杨怀仁的这些分析和霸气的话语里得到了许多信息,也许众人想的不会完全一样,但大概的意思却一定是相似的。
大宋的jūn_duì沉寂了太久了,经过这么多年的训练,战斗力和士气早已已经和当年不可同日而语。
对他们这些将领来说,眼前就是建功立业的大好时机,他们当然不会放过这么好的一个名垂青史的机会。
而且杨怀仁说的并不仅仅是收复燕云十六州那么简单,他看的很远,也很宏大,如果整个辽国都覆灭了,成为大宋版图的一部分,那会是什么光景?
把整个北方的草原纳入中原国家的版图中来,那可是历朝历代的先贤们梦想了数千年却从来没有人办到的事情。
如果在他们这一辈人生活的时代实现了,那可不就是名垂青史嘛。
酒宴吃了差不多,诸将告辞离去,他们心里都憋着一股劲,回去继续加强麾下jūn_duì的训练,争取在未来的战争中建立功勋。
杨怀仁看着他们一个个志气满满的样子,心中自然是欣慰又高兴的。
等他转身准备回书房休息一下的时候,正看见大官躲在门外,一脸心潮澎湃的样子。
杨怀仁的长子已经十三岁了,马上就要十四岁,也许后世这个年纪还是个半大孩子,可在这年代,已经算是一只脚迈进成年人的门槛了。
尽管大官脸上仍旧稚气未脱,可这两年他开始迅速的长个子,连脸型也渐渐褪去了孩童的青涩,瘦削的脸型也有了青年人的雏形。
见杨怀仁走向他,大官施礼道,“父亲,孩儿想……”
大概是话说到一半想到了母亲,大官心里忽然变得纠结,所以后半句没说出来。
“你想从军对吧?”
杨怀仁一脸慈爱的样子,让大官稍稍放松,他点点头,“嗯,是的父亲,我想从军。”
杨怀仁知道大官刚才听到了他们在酒桌上说的一些话,出于少年人的热血,忽然有了要从军的想法。
只是大官想到父亲母亲和祖母这些年来对他的培养,担心他长子的身份如果冒冒然说要从军,会被父母误会有不孝之嫌。
杨怀仁心里最多就是担心,倒不至于有什么其他的想法,但在这个年代的文化背景和风气之下,单是从募兵的制度上,就不允许大官这样的人从军。
孝,是这个时代最被大众所重视的东西,一般情况下,家有独子的,是不能从军的,家有多子者,长子也不从军。
也就是说,作为长子,不论是独子的家庭还是多个儿子的家庭,除非是犯了罪被发配从军的,从正常渠道的话,都是很难进入jūn_duì的。
当然大官的情况也有些不同,如果家中长辈是军伍出身,或者家庭本身就是将门,那就没有这方面的限制。
唯一的限制,就是他现在的年龄了,虽然军中也有不少十四五岁的半大孩子,可人家情况和大官也不同,所以大官忽然提出这么一个要求了,怕是他自己心里也没有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