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了文琬和章朝的影响,文璟十二万分的警惕与敏感。曲解了显恪的意思,以为三国之中只有他称王,言下之意,把卫公的矛头转嫁到他头上。当初唐庄王文尚称王,并没有错。错在新唐王文璟缺少驾驭“王”字的能力,无疑是树大招风。
“三国鼎立,制衡天下。”文璟暗示,只有三个国家并存制约,才能长久安定。于是他提议,“不如三国相王,以示盟好。”
萧绎眉头一挑,暗中观察显恪的神情。
显恪淡淡道:“唐王所言不错。”
萧绎不相信他一点听不出文璟的意图,依旧挑眉看他。
显恪微微抬眼,看向窗外,语气怅然若失:“只可惜,先父遗命,盈国之后代国君一律不准称王称霸。”
“如此……真是可惜了!”萧绎装模作样道。
文璟被拒,警惕心更甚。又问:“那么依盈君的意思……”
“盈君的意思是看不上这王的虚称。”萧绎懒懒地插话道,“要说三国休战,唯有三国‘等强’”
显恪听后浓眉微皱。
文璟不明所以,追问:“何谓‘等强’?”
“平分天下。”
无疑这是对卫国最好的对策,卫国版图最小,人口自然最少。
“于卫国而言,这倒是开疆拓土、坐享其成的好计策。”显恪只觉好笑,这种话他竟说得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