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惠王二年二月,就在大魏帝国主义的接班人们在痛并快乐的新学期里徜徉的时候,魏侯魏莹同学却已经离开国都好几天了,国相王错c太尉公叔痤等不少朝堂大佬也多日闭门不出。
镜头拉到古老的黄河岸边,龙门口,一个本不应该出现在这个时代的人工大坝赫然已经初具规模。横跨整个河水达四十多米c并排排列着二十二个庞大水车的水力传导系统在滚滚河水的咆哮声中快速的转动着。
一部分水力连接到了东岸的炼焦厂内,一堆堆的煤炭从上游的高奴定阳地区开采出来后顺着区水流入黄河,被龙门东岸的魏军拖到岸边清洗。随后将煤隔绝空气进行高温干馏,得到固体状态的焦炭c液体状的煤焦和粗氨水及气体状的煤焦气。
焦炭顺着用木枕铺就的扎铁横铺固定的轨道,一车车的运往南向的炼铁厂;而粗氨水则被收集起来运往东部的化肥厂,加工成氮肥,guàn溉到汾水两岸的农田里。
另一边龙门水力的相当大的一部分动力连接到东南方向的炼铁厂内,一座座类似后世的小高炉一样炼铁高炉耸立在那里。这些高炉都是从上部加料,下部水力鼓风。炉顶的炉料分别加入焦炭c碎铁矿石以及一定比例的石灰石。利用不间断的黄河水力动力,炼铁厂内六个对这个时代来说异常高大的高炉内,成吨成吨的生铁源源不断的从铁厂内被炼制出来。
剩下的大部分水力动力都被用到了炼铁厂一旁的炼钢厂。前世毕赢多意了解过的坩埚炼钢法穿越回来也还记得大致,首先就是所谓的石墨混合高岭土烧制的耐火砖,在魏莹手下的工匠们辛苦努力下不到两个月就研发出来了。随后就开始在龙门东岸大量烧制,制成炼钢厂里的大型石墨坩埚,在鼓风机横炉高炉结合的小高炉内高温煅烧生铁。
生铁在1600摄氏度左右的高温下完全融化为液体,如此生铁中的杂质就会逐渐上浮,除去了上面的杂质之后剩下的就是高碳钢水,将其浇筑到磨具内,钢锭就炼成了。(而石墨坩埚由于氧化挥发的问题,连续使用一个月后就要替换。)
钢厂中炼制的大量钢铁随后就利用枕木铁轨上的铁轨马车拉到东部数十里外的皮氏城,现在魏国的军工制造基地。在这里汾水上一个个巨大的水车成为了皮氏城的标志性建筑,利用汾水的水力锻锤坊密密麻麻的排列在汾水两岸。每天白天黑夜不间断的捶打声以惊人的速度给魏军制造出海量的武器甲胄。
而魏国君臣们现在就在龙门视察这个巨大的军国重地,龙门皮氏方圆五十里之内已经被魏军列为军事禁区,整整五万魏武卒日夜巡逻,内外整整七八道防线足以保证整个基地的封闭安全。
众人全程观看了一把钢剑逐渐由钢水变为钢锭,又由钢锭被工匠打造成剑身,再热处理后淬火回火,再调直剑身调整磨光养光,最后雕花装饰。全程由三四名工匠花费了半天的时间,一把削铁如泥的宝剑就完成了,这速度直接把魏国的重臣们眼珠子都登出来了。
随后老公叔第一个抓起这把神剑对着兵器架上的青铜盾牌狠狠的挥下,足足八公分的青铜盾牌应声被劈碎。而公叔痤只是手掌打晃,但手中的钢剑除了劈口出有略微磨损之外竟然毫无异样,随后连劈四面盾牌依然保持良好的剑身,打磨打磨就可以再次使用。
看到这一幕,魏莹的内心火热异常,去年不惜冒着刚刚登基根基不稳的风险也要和韩侯换地,彻底控制汾水中下游地区也是为了这个庞大的基地不被韩赵窥伺到。今时今日看到龙门两岸占地广大的庞大军工钢铁基地,感觉一切都是值得的。
魏莹是个标准的明光铠骨灰级爱好者,前世的时候还在网上可是和一帮口水级铠甲制造大师们争论过中国古代最拉风的铠甲类型,毫无疑问sāo包拉风的明光铠为大多数人点评为第一。
这辈子好不容易捣鼓出了军事基地,当然优先给自己弄套明光铠出来装bī啦。
先是用上好的犀牛皮和锦帛做内衬,捶打的光滑靓丽的甲片用牛筋纤麻混合线串联拼合起来。很快鱼鳞状的护肩c裙甲等相继缝好;护项c护臂cxiōng甲c胫甲等大块的板甲部分也冲压捶打完成。类似锦马超的羽尾狮头盔c虎头造型的咬肩等拉风造型的部件也相继完成。历时五天五夜,三个铠甲匠人根据魏莹的亲身指导不断捶打编织组装而成的银白色明光铠终于面世了。
这一天,sāo包之极的魏莹迫不及待的一早就穿上闪闪发光的银质明光铠在皮氏大营内到处晃荡,还挎着一把钢剑各种摆p一ss,结果一众狗腿赶紧紧跟领导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