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郑发仔的连队在开始打的还不错,凭借着预先挖好的掩体,用半自动步枪、轻机枪、迫击炮和地雷等武器,按照演习里学来各种阻击战术把想冲出港口的日军打了个措手不及。日军的战斗经验和素质虽然比台湾陆军高出很多,但是对台湾jūn_duì的半自动步枪和轻机枪等武器实在是找不到合适的反击方式,再加上随时可能踩上或者拌上一两颗地雷,那种扑面而来的钢珠雨也极大的打击了日军的士气,一时间,已经登陆成功的几千日军还就被头一次实战的一个台湾步兵连给牢牢的压制在了进出港口的唯一一条通道里。
日军组织了好几次冲锋,都被弹雨给打了回来,台湾jūn_duì的子弹好像不要钱一样,不管日军进攻不进攻,反正只要枪管不红,大概瞄着日军的方向,抬手就是打完了一个弹夹算,尤其是那几门60mm迫击炮,一直保持着每分钟20发左右的射速,对没有什么掩体的日军造成了极大的困扰。
不过等到海上的驱逐舰一开炮,那些120mm以上炮弹远不是台湾陆军在演习中见识过的,俗话说新兵怕炮,老兵怕哨,没经历过战火洗礼的郑发仔连队里,立刻就慌了神,有的一头拱在战壕里就不敢抬头了,有的爬出战壕,就往后跑,剩下还在勉强坚持的,也都浑身发抖,子弹也就不知道打到哪里去了。
郑发仔虽然大字不识一个,除了台湾哪里都没去过,见识更为短浅,但是他有一种天生的jūn_rén天赋。军舰一开炮,那种呼啸而来的压迫感让他自己也浑身颤抖,足足慌乱了好一阵,不过见到自己的手下除了逃跑的,就是东躲西藏的,他渐渐从慌乱中稍微平静了下来,一边在战壕里挨个抓起躲藏的士兵,告诉他们躲也是死,抬头开枪没准还能活,一边用战地电话通知自己的预备队,赶紧上来补充人员,并把连队里的装甲车给开上来,打算利用装甲车上的重机枪,来帮助压制日军的进攻。
随着战壕里的士兵逐渐熟悉了这种炮击,再加上郑发仔的一通安抚,有部分士兵开始能稍微正常一点的作战了。不过由于连跑带亡,郑发仔的连队阵地上的火力已经减弱了很多,这给力久经沙场的第六师团进攻部队一个机会,日本士兵们在下级军官的带领下,上百人一起冲锋,不再顾忌脚下的地雷,也不再躲避对面台湾士兵的射击,每隔几十米,就是一排端着刺刀,低身猛跑的日本人。
这种和俄国人百试不厌的战术,也同样给了台湾士兵以很大的心里压力,眼看着对面的日本兵离自己越来越近,而被己方打死打伤的人并不是很多,这些刚刚从大炮轰击中缓过来的台湾士兵,又陷入了对己方严重的不自信中,有些士兵已经开始往两边观察,打算趁着连长、排长或者班长不注意,就跳出战壕跑路了。
“突突。。。突突突。。。突突突突。。。”就在郑发仔的连队阵地马上就要崩溃的时候,从连队阵地侧后方,传来一阵很有节奏的突突声,随着这个声音的响起,正在往台湾阵地上冲锋的日本士兵好像被什么东西扫过一样,成排成排的向后飞倒,漫天的血雾和残肢断臂把郑发仔连队阵地的前方都布满了,从战壕里望出去,100米之外都看不到人影了,全是一片红色。
这个声音不是别的,正式“獾式”装甲车上的12mm重机枪,说是枪,但是这种发射大母手指粗子弹的枪和普通意义上的枪根本不是一个层次。这种由台湾自行设计制造的重机枪整体有近40公斤重,近2米长,发射12mm口径的全装药子弹,有效射程1200米,设计射速500发/每分钟。这种枪最初是给台湾的潜艇设计的,由于刘芾坚决反对在潜艇上装置火炮,而潜艇如果光靠鱼雷的话,又有些单调,所以设计人员借鉴了轻机枪的原理,又设计出这种大口径的重机枪装配在潜艇上。后来,这种机枪又被挪到鱼雷艇和驱逐舰上,在装甲车设计投产的时候,陆军也把这种比较成熟的枪械当做了装甲车的主要武器。不过由于这种机枪的自重过大,无法由人力搬运,跟随jūn_duì作战,所以,陆军除了在一些固定防御设施和装甲车上装备了12mm机枪,其他的作战部队并没有装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