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送走了廖同志, 纪小萱笑眯眯地回到屋里。
看看盆里的面醒得差不多了, 就系上围裙准备包饺子。听到厨房里的动静,赵建国也过来帮忙。
“调馅子哪?”他随口问道
“嗯”纪小萱应了一声。
这猪肉馅是赵建国亲手剁的,肥瘦相间的很不错。她往里面加了盐、酱油、花椒粉等调味,又打了两个生jī蛋、加了两勺子菜籽油,搅匀后便调好了肉馅。接着,又把焯好的萝卜片切成碎沫, 跟肉馅拌在了一起。
为了试试盐味, 她把鼻子凑在馅子跟前使劲地闻了闻,还跟赵建国说:“哎, 你也闻闻,看看香不香?”
“香,真香”
赵建国也使劲闻了闻,觉得挺香的。小纪说, 这是她娘教给她的诀窍, 说调馅子时如果闻着喷香喷香的说明盐味刚刚好,如果闻不到香气说明淡了点。
“是嘛”赵建国有些好奇。
这小窍门还是第一次听说, 以后就能用上了。看小纪调馅的方法跟连队伙房里差不多, 只是比那更讲究一些,就虚心请教了一番。
纪小萱说:“哎, 这个萝卜肉馅很好吃嗳,冻起来后可顶放了, 不过萝卜一定要先煮一下出出水, 不然会有点苦味儿”
还说:“这个比白菜好, 白菜馅的现包现吃还行,可只要冻过都会发出一种酸味影响口感,还会出水儿”
听着小纪的美食经,赵建国心里一阵柔软,眼里也透出了点点笑意。见厨房里不顺手,就跟她说:“小纪,咱们挪到饭厅里包吧?一会儿建华和建军都下来帮忙”
“好咧!”
纪小萱爽快地答应了一声,就开始往外搬东西。赵建国身强力壮,把那张大案板摆在了饭桌上,又把擀面杖、锅拍、小笤帚等运了过来。
摆好了之后,纪小萱从盆里拧下一团面来,三下两下就搓成了一个长条子,用刀交替着切成了一个一个小丁子,再撒上一把干面粉省得粘住了。赵建国把那些小丁子都按成了小圆饼,就拿着擀面杖擀起了皮子。
他动作很快,不一会儿案板上就摞了一沓子。
纪小萱拿起筷子掂着饺子皮包了起来,一个一个地摆在了锅拍上。赵建国看着那白白胖胖的饺子,朝楼上大声喊着:“建华,建军下来洗手,准备包饺子喽!”
听到喊声,建华和建军都乐呵呵地奔下楼来。
包饺子是个热闹活儿,甭管会不会只要动手参与进来就能体会到其中的乐趣。况且,今天是大年三十,除了那些上班的家家户户都在准备吃的吧?
当然,建华是为了锻炼一下手艺,建军纯粹是想瞅着机会玩一把面团。打小受到的教育就是要珍惜每一粒粮食,哪能随随便便地摆弄这个?
“哎,先下锅煮几个,尝尝咸淡”
即便再老练,纪小萱对味道还是要求很高。赵建国答应了一声,就去厨房里煮饺子。一锅下来每人尝了两个,不咸不淡味道刚刚好。
一个下午,在嘻嘻哈哈哈、忙忙碌碌中过去了。
苏阿姨下班回来时,见三锅拍饺子在廊下冻着,说是留到明天吃。饭厅里的案板上也摆满了饺子,准备人到齐了就下到汤锅里。
北方人对饺子的喜爱,就像刻在了骨子里。无论条件好坏,过年时一定要包一顿饺子吃吃。到了南方,这种习俗就变成了小馄饨或小汤圆,总之都是带馅的。
酸汤饺子煮好了,一家人热热乎乎地吃了一顿。
饭后,都聚在客厅里磕着瓜子,听着收音机。赵参谋长兴致一来,就讲起了战争年代的故事。这些往事,赵建国他们早就听腻了,可对纪小萱来说却很新鲜。
她撑着下巴,津津有味地听着。
这种感觉就像回到上河村,爹围着火炉跟他们讲一些稀奇古怪的趣闻。记得运动开始前,一到除夕老一辈的都讲究守夜,要小辈们在堂屋里陪着一直熬到天明jī叫好出去拜年。后来被上面批成了“陈规陋习”,就再也没人敢嚷嚷着守夜了。没有那些规矩约束着,小一辈的算是得了解放,除夕之夜都是一觉睡到大天亮,感觉可真痛快啊。
爹读过书,对这些习俗一向不在意,也从不守夜。倒是爷爷和大伯那边很讲究这个,明着不敢就关起门来偷偷守着,弄得堂哥堂姐们都很不情愿。
大年三十,就这么欢快地过去了。
临睡前,纪小萱又想起了妈妈。过年了,她在那边还好吗?
*
初一早上,一家人照例吃了一顿热气腾腾的水饺。
刚放下碗筷,杨卫东就乐呵呵地跑了进来。他跟苏阿姨和赵叔叔打了声招呼,就拉着建国出了门。建华和建军也呆不住了,不知溜到哪里玩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