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是并不计较黛玉直呼墨玉名字的事。
黛玉认真道“对所谓的世界各国,墨玉也所说不多。不过女儿听来,似乎是接近于法家。所谓的以契约治国。*理而轻人情。但人心所求,岂是律法能完全约束?人心又怎么可能完全寄托于律法?自然只能依靠信仰。若无信仰,光有律法,只怕不足以治世。善恶、〖道〗德,想来不是光靠律法就能够界定。”
黛玉没有用什么肯定的词汇,但她对自己的看法还是颇为笃定的。
“而墨玉所说最多的,还是后世华夏的治政。据说那时的思想,也有‘不语怪力乱神’、‘大同之世’的说法,要女儿来说,这倒是后世最完善的治世理念,可惜终究还是差了一筹。否则不至于在一度灭佛绝道之后。又让佛道两门依然复苏了,佛门更是颇为兴盛。”
“差在何处?”
黛玉笑道“自然还是那句话,不曾给人一个寄托之处。人心若是没有寄托,便容易茫然堕落,或有诸多愚行恶性。和眼光狭隘,却是一致的。大同世界虽好,若只有大同世界在彼岸,又有几人能一径前行?儒门好歹还求个清史流名、流芳百世呢。真要说大同之世,也该是儒门的核心之论了,但不说后宅女子,无知愚民,就说父亲日常所见的朝廷百官,可有几个真信这个的?父亲自己相信么?”
说到后面,黛玉说得颇为戏谑。
林如海也只能无奈摇头了。
“士农工商,不论四民,女子又总低男子一等。”黛玉轻叹道“父亲也该知道我之前为何那么说吧?为什么说治世,不见的需要女子走出闺阁?”
林如海点头“你的意思是,大同不可能实现,或民众之间,或男女之间,终归是要有个高下之分的?”
黛玉道“所谓的‘阶级’,便是不明着说,终究也是存在的。所以,孔孟两位圣人也罢,墨玉所说的哲思者也罢,思考了许多天下治世的道理,说了大同之世。光是男、女二字,就已经分出了高下了。哪怕只是疏忽不言。”
林如海叹道“果然你是个有心的。”
黛玉不是说女子真的不用走出闺阁,更多的只是怨愤不平。不过,这种不平,倒没有影响她的根本想法。
她的意见,其实就是两点——
第一,任何治世理论,除了必须的规范、约束之外,都要考虑人心的需求——近的、能在眼前看到的需求,或者说理想。在这方面,连“名垂青史”都稍显高远,就别说大同之世了。
第二,天下大同,这本来可以说是儒家的核心观念之一,甚至可以说是儒生可以说出口的追高要求。可这四个字,本身就是儒门学说里,最飘渺的东西!也许依然可以作为最高理念存在,但势必要做出调整。
于是,林如海都不能不说一句“虎父无犬女”!
这里面的东西,有些是他也考虑到了的,但其中有一部分,连他也觉得颇为受益。
ps:抱歉最近的字数少。这一段其实算是本文的核心之一,但无疑连我自己都有点不想写了。太占位置不说,还弄得头晕脑胀。想要一章之内结束林家fù_nǚ的对话,结果只有两千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