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玉那番回答后,虽珍珠没什么反应,但黛玉知道,那次其实算是不欢而散。
但黛玉也没在意。
如今她又绝不会嫁给现在这个宝玉,自然不必把连袭人都还不是的珍珠放在心上。当然,这也和前生的王夫人和袭人留给她的印象有关——
在黛玉看来,不能多多的读书识字,就算是有些小聪明小心机,也登不得大雅之堂。反倒是去做些别的,如农、如工,可能还能做得强些。
——孔子不也说过“吾不如老圃”这样的话?
王夫人还占了个“势”字,又到底是她的舅母,宝玉的母亲。曾经的袭人呢?现在的珍珠呢?
黛玉并不担心。
在节前,倒是云萝又来拜访了一次,给了她后继——那三个牙婆的名声都还不错,不过,还得数常婆手中的人来路最正。但要说“练武的好苗子”,却是一个也没见着。倒是“有些天赋但天赋不佳”的,见着了几个。
黛玉也只得暂时作罢。
且云萝也是来告辞的。他们在扬州接了个任务,正准备往岭南一带走一遭,节后就出发。“教头”之类的事,自然只能暂时搁置不提。
之后,因做子女的还在孝中,林家的中秋并未大办。黛玉也没多管,不过由着越姨娘和李姨娘操持,稍稍置办了些酒菜——这还是因为有客在的缘故。
不过林如海不拘俗礼。自己在外书房的院子里招呼镇虚真人,又让墨玉招呼两个小客人。且这两个小客人还是亲戚和“世交”。便让黛玉和青玉也出席了。
知道此事后,青玉颇有些高兴,越姨娘却是不快。
她早问了桃红柳绿在贾家的事,知道贾家的行事,反在私下里和青玉说过,让她早早的回贾家去,大家的教养并不一般,反而是林家。因如今没了女主人,规矩都有些乱了。
青玉因她是自身这身体的生母,平日里行事也温柔平和,心中难免有些愧疚。虽感情不深,也不反驳,只是心里不以为意罢了,也不和人说起此事。
到得中秋小宴,就由墨玉坐了主位,黛玉青玉和宝玉道衍两个坐了两边。
黛玉自觉独独和墨玉青玉有些话说。便懒怠开口,只听其他人说话。青玉却颇有些兴头,先问这两天。宝玉和衍远比试过没有。之后又问,“哥哥你和宝玉两个一文一武,学的东西该是两样,近儿却总是一起出去,可到底做什么去了?”
墨玉道,“也没什么好瞒的。我领着宝玉往我们家在扬州的产业,尤其是几个工坊都走了一遭。宝玉见了叆叇,可也很有些想法……故此我们想着再做两样东西。”
黛玉微微蹙眉,有些不解的看向墨玉。
连叆叇都献出去了,父亲又有那样的打算。他们这是想要制些什么?
她想起来,似乎在第一次上京。墨玉和她们道别时,就说过有可能要亏钱的计划?
叆叇是其中之一么?
“……哥哥莫要沉湎于技工之道。”黛玉想想,到底劝了一句。
原本闷头进食的衍远也有些好奇的抬起头来。
小道士这几日里都闷在屋中,连青玉对他的兴趣都很快失去了。且他一见女子,就总低着头,身上又穿着不变的道袍,旁人倒是很容易忽略他的存在。
墨玉挑挑眉,这会儿也忽略了他,甚至忽略了青玉,倒是直接问黛玉,“大妹妹不喜欢技工一道?”
黛玉倒是愣了愣。
她会说那番话,不过是怕墨玉误了读书明德的正途。要单论技工一道……
黛玉倒有一点儿脸红,“倒也没有不喜欢,都是四民之列。但要说细论,却是不能。”
她不是什么迂腐的读书人,这事儿没触犯到她的原则底线。故此,这方面没有什么想法,倒是爽快认了。
这反而让墨玉、宝玉乃至于青玉都有些诧然。
然后,青玉“噗嗤”一声笑了,墨玉在诧然过后,却继续问道,“蔡伦造纸,妹妹以为如何?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何解?”
黛玉就点了点头。
“这是说,哥哥和宝玉准备的,是有利教化之器么?”
墨玉点了点头,笑道,“叆叇也算是吧?日后做出来了,妹妹也就知道了。四民之分虽有高下,但若要国固邦宁,却是无一可缺。”
黛玉若有所思的点点头。
青玉大为诧异——原来黛玉还是有弱点的!
不过,见识了那么多次黛玉和墨玉的“交锋”,她还是第一次见黛玉接受了墨玉那样教育般的语气呢。
她都快要以为,不管是怎么话,黛玉都有本事驳回去的了……
另一边,衍远却对着身边的宝玉好奇的问,“什么是叆叇?”
在衍远来的第一日,宝玉回到家后,也就去拜访了他。不过,短短的接触下来,宝玉还道这是个沉默寡言,只是闭门颂黄庭的无趣小道士,也就失去了兴趣。
此时见他这么问,颇有些惊奇,但还是道,“就是让年老眼花的人能看清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