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哲元等大家都说的差不多了,才站起来,威严的扫视全场。马上刚才还闹哄哄的会场就安静下来。
宋开口说道:“诸位,由于本次日军进攻的兵力异常强大。不是我第一集团军独力可以抗衡的。有鉴与此,所以集团军决定:主力应力求避免与敌决战,以免部队遭受无谓的牺牲。以保存抗战实力,以待来日。你们要记住一句话:全军为上。就行了。好散会。”(当时在第一集团军内部搞的是一言堂,开会研究作战计划都是老宋一个人说了算。)
下面的都是人精,一听长官的意思,哪还有不明白的道理。每个人脸上都露出心领神会的神色。
黄佳俊听得是心里一凉,看着钱三河。钱三河也是脸色惨白,嘴蠕动着,似乎要说什么。
看来68军刘汝明部的南调,特别是59军张自忠部有全部调走后。让老宋的想法发生了根本变化,他现在想的就是无论如何也要千方百计的保全自己手里的残余兵力。
既然,主调已定,后面的事情就好办了。但是,又不能明目张胆的干。这就需要下面各个主官的主观能动性了。
黄佳俊是听得浑身发热,难怪原来的抗战雄狮会蜕变的这么快!
开完会,黄佳俊就离开濮阳。回程时与朱鸿勋和周福成还有高树勋同路。
时宋集团军以万福麟第五十三军朱鸿勋第一三。师、高树勋新编第九师置于宝莲寺、汤阴之线,防守平汉路正面之敌;万军周福成第一一六师置于平汉线西侧的林县、辉县一线;冯治安第七十七军及骑兵第九师控置于道清铁路沿线的汲县、新乡、修武一带;石友三第一八一师守滑县、浚县;新180师守淇县至道口一线。而在正对大名的南乐、清丰、濮阳一线却没有安排正规军。
本来军委会和第一战区的意图就是让第一集团军司令部设于濮阳,这样就会改变这一地区的兵力配置。可是就在开完会后,老宋就又带着指挥部人员以巡视各部防御的名义,从濮阳匆匆离开。老宋和他的智囊认为这是最高当局的借刀杀人。这样就导致南乐、清丰、濮阳的兵力十分空虚,仅有四个保安团约四千人驻守,战斗力极弱。
黄佳俊和参谋班子对这种情形深为忧虑,有心要派出一个主力团去加强濮阳的防守,可是又怕引起误会,被别人认为是去抢地盘。所以,也不好乱动。只好命令156团张传志和骑兵营做好随时增援的准备,一旦,濮阳出现情况可以马上采取行动。
七日,第二十七旅团长馆余惣率五个步兵大队、三个炮兵大队从大名出发,向南乐、清丰、濮阳一线推进。由于上述地区没有中国正规军,仅有四个保安团约四千人驻守,因此守军战斗力极弱,甫经接火,就弃枪逃窜,使日军得以长驱直进,七日攻陷南乐,九日攻占清丰,并围攻濮阳城。濮阳的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日军攻下濮阳后,西可进攻道口,西南可进迫封丘、延津,攻道清铁路华军后背,南可渡黄河直取东明、威胁兰封。因此,第一战区长官部急令第七十七军副军长张凌云指挥三个旅以及张德顺骑九师由东明、道口向濮阳之敌实施反击,一个旅救援清丰。但吴振声旅行动迟缓,畏敌不前,战区令其九日凌晨三时全部到达濮阳,直到九日下午才有一个营抵达濮阳附近。吴振声并声称“非有四个旅兵力不足阻敌前进”。十日,围攻濮阳的日军增至一个混成联队约五千余人,炮二十余门,坦克十余辆。敌在飞机、重炮的掩护下,从被轰塌的城垣缺口冲入城内,濮阳危在旦夕。(历史上濮阳于当日沦陷,不过,现在道口方向由新180师接替。黄佳俊又早就做好了救援的准备。)
黄佳俊在接到命令后(这个命令是77军副军长张凌云下达。)不顾其他方向的援军是否同时行动,当即下令156团全速驰援濮阳。骑兵营马上向清丰与濮阳之间的古干城进击,切断鬼子的后路。又命令教导团也向濮阳靠拢。
同日,冯军一个团由内黄向清丰侧击,一度收复清丰城,但日军旋即反攻,恰在此时,新180师骑兵营赶到,猛攻日军后背。
城内守军乘势掩杀,击退鬼子的进攻,清丰就完全控制在中队手里。攻击濮阳的日军后路受到极大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