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卿!你素来公正廉明!你且说说,皇叔与太师所言,朕应到如何决策!”苦思之下却是不知道应该如何,江湖之事向来都是他最不愿意提起的,现在却偏偏来了这么一个难题,却是不知应该怎么办,不过这时看着殿下众臣,却是看到了一个人或许能够给他一个答案。
“启禀皇上!若是臣……站在律法的角度,此人扰乱京中,伤害人命却是应当抓拿伏法。但若是为朝廷考虑的话,此人护佑一方,扫荡贼寇却是应当嘉奖!然而功过难以相抵,臣也不知应当如何,只有一事告知皇上,待到皇上听后,在下决断!”
只见此人身材宽厚,面如黑炭,双眼却如明珠一般,声如同鸣钟,其中,眉心一黝黑弯月却是极为显眼,好似照亮头上一片晴天,此人正是开封府尹包拯,也就是传闻中,说是阎罗转世,断案如神绝不放过一个恶人,也绝不冤枉一个好人的包青天。
“哦!包卿快快道来!”赵祯闻声大喜,要说整个朝中,皇上最看重的是谁,不是八贤王也不是庞太师,而是眼前的包拯。虽然保证失常不尊号令甚至胆大妄为,但却刚正不阿公正廉明,现在朝廷中缺的就是这样的人,也只有这样的人,才能真正的给自己明确的谏言。
“此人身居东海,多得东海百姓爱戴,影响甚大……不过依臣调查,此人江湖中尚有两位结义兄弟,同是四绝之一,一人乃是丐帮帮主乔峰,另一人则是大理国主段誉!其中,那乔峰传闻乃是因为此人保住了帮主之位。
而那大理不久前经历政变,亦是此人帮助下,那圣武帝段誉才登基为帝,更曾直言,若是此人愿意,大理皇帝之位随时可让出!如何决定,还望皇上三思!”赵祯话落之后,包拯也没有废话,直接变是开口说道。
“哦!”听完保证的话,文武百官又是吸了一口凉气。而赵祯也是一样,这是什么概念,沈萧本身居一方势力,丐帮乃是天下第一大帮,传言帮众更是达百万之众,南边大理多年来与大宋互不侵犯,虽是效果但却不容小视,因为他身在大宋腹地,若是得罪大理,实是腹背受敌。
当然,三人只是结义兄弟,或许没有人会因为兄弟情谊,而去得罪大宋朝廷,但是想一想那大理国主曾经说过的话吧!在自己登基的时候说出,只要沈萧想要,随时都可将帝位拿去,这种话如果只是单纯的感谢沈萧的客套的话。
只需要在私下说便是,而段誉却是昭告天下,要知道,这样的话,在刚刚解除叛乱的大理就这样宣布出去,会造成什么样子的影响是不用说的。段誉会顶着这样的压力说出,绝对不可能只是客套什么简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