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云对李恪的印象越来越好了,他实在是个懂事听话的孩子,虽然是奉命前来,但是对着一个众所周知被变相圈禁的皇帝,他还这么真诚这么听话,真的很难得。她被关在这里也很无聊的好不好,让她这个几乎没心的人也对他产生了好感,这孩子还真是了不得。
所以说,历史上李治忌惮他,果然是有理由的么?
赵云也很干脆,既然喜欢,当然要为他打算几分。李世民和李建成,她不知道谁胜谁负,可是他俩都不简单,所以说两败俱伤也是有可能的了?到时候,李恪也算是有机会了吧。他的血统,注定了哪个人登上皇位都会被忌惮,与其战战兢兢讨生活,还不如干脆一搏呢。
李世民其他的儿子,李泰、李治、李佑,她都不怎么喜欢,为什么不能便宜李恪呢?
细细梳理一番,赵云觉得这样不是不可能,李恪的血统,决定了被忌惮的同时,也有一部分人会支持他,当然,这些人因为打着前朝的标签,所以没什么实权,可是,在某些时刻,他们也会起到关键的作用。
还有宫中的杨妃,身为隋炀帝的女儿,摇身一变成为新朝唐太宗的妃子,除了她的美貌,她身后的势力,她本身的手腕也是不可忽视的。聪明如她,会不明白自己和儿子将来面临的难堪处境么?
长孙皇后在李世民心中地位很高,可杨妃也是有着一席之地的。
大唐开国不久,李世民根基不稳,臣子间暗斗不断,各方势力互相倾轧,李建成隐在暗处,这一切的一切加起来,李恪,还真的有机会!
赵云看着李恪小狐狸似的表情,心中闪过无数想法,但是最终都烟消云散了,这还要靠李恪他自己,她不想太深卷进这里去,她处在一个超然的地位,不自由却也安全,也不想太坑便宜儿子李世民。只是,稍稍给杨妃提点醒,也是不错的……
她可不是孤家寡人,李渊留下的势力,已经在她手里了!
贞观二年不是一个平静的年份,李世民励精图治,虽然有的很不成熟,但他高超的政治智慧,已经没人可以无视了。赵云暗暗叹息,李世民是好皇帝,她只为李恪考虑,是不是太过分了?
贞观二年三月,李世民免天下冤滥之刑;同三月,关中大旱,李世民大赦天下;同年九月,李世民放出宫女三千人……
赵云少有得有些惭愧,李世民是个尽职尽责的好皇帝,他……唉。
贞观三年,李世民重新申明五花判事,以少生错;李世民求诏直言,言官相庆……
赵云知道,愿意听取谏言,真不是随随便便哪个皇帝能做到的事情,李世民至少胸怀宽广,有目标,有自信。
李世民继续走在他的明君路上,可是有一件事情让赵云哭笑不得,那就是李世民和太子承乾,关系愈发好了。李建成愿意卖萌,他为政也很有一套,李世民于是就渐渐发现了太子承乾的政治才能。
这…赵云不知该怎么办了,她知道李建成既然都拉下脸演一个孝顺懂礼的好儿子,向杀了自己的死对头躬身磕头,肯定是下了很大的决心,做了很多的心理建设的。而支持他牺牲这么多也要做下去的原因,肯定就是仇恨,刻骨铭心的仇恨。
他是要向李世民复仇的。能指望李建成见识到李世民是一个多么好的皇帝之后,就心甘情愿放下仇恨,和他和平共处么?
哈,赵云干笑,这个,可真不好猜。
唯一能确定的就是,李世民已经越来越看中太子承乾了。
贞观四年正月,李绩在白道败突厥,李靖在阴山大败颉利可汗;三月,各族君长至长安请太宗为天可汗,俘颉利,送长安;九月,新疆归降;全年丰收,一年仅判刑二十九人,盛世之象初显。
太子承乾又立功了,他提出的军事策略得到了李世民和一众大将的称赞。太子承乾贤名渐出,但维持在不遭忌惮的范围之内,其中,太子承乾的亲舅舅长孙无忌出力不小。
赵云在心中冷笑,长孙无忌这回是栽定了!玄武门事变,李世民一方,长孙无忌是数一数二的功臣,他欢欢乐乐替自己外甥做着打算,又怎么会知道外甥心心念念的都是怎么才能干掉他呢?
贞观五年,党项之地被大唐收入手中,日本林邑、新罗都遣使到唐。
贞观六年,李世民喜得谏臣魏征,焉耆、契苾入贡称臣。
至此,李唐已有万族来朝之势。
赵云点点头,李建成已经隐忍了够久的了,他也该动手了吧。
作者有话要说:感谢[星辰大海]的地雷!
以后每天更新可能要在晚上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