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1月21日,南京迎来了一场罕见的冬雨,开始的小雨很快变成了漫天的暴雨,气温也开始迅的下降,经过二个多小时雨势虽然小了不少,但是能见度仍然不足几十公尺,而且此时金陵城外棚户区很多地段的积水已经没膝深了,众多残垣瓦砾都被淹没在水下,对于在冰冷刺骨的雨夜中出击作战绝对是一种噩梦般的折磨。
为了避免遭到中**队火箭炮部队的密集覆盖打击,打了这么多天的日军早就油滑得要命了,钢盔上的黄色五星不见了,油亮的钢盔和崭亮的皮靴也不见了,胸前的望远镜和腰间的军刀也同样少了很多,可以说这都是让神出鬼没的中国狙击手逼出来的,由于日军军官都配了羊羔皮的马夹,于是中国狙击手们又找到了新的标志物,导致日军大量的羊羔皮马夹积压在仓库和兵站无法分出去。
由于,激烈而频繁的战斗,日军部队进行整编补充也是常有的事情,士兵不认识军官,军官不认识士兵的现象更是普遍,日军进攻光华门外的作战部队的战斗单位拖入的过于繁多了,加之冬夜暴雨的影响,导致日军各部队间无法有效畅通的识别和联络。
而在光华门外,还有一支不下百人的部队在竭力抗敌,这支部队的指挥官是一名年轻的上尉李季仁,其身穿教导总队的军服,他的部下则是五花八门,除了教导总队、第八十七师、第一百五十九师、第四十八师、新编第一师之外,甚至还有三名身着黑色警服的警察,在漆黑的暴雨夜中,虽然每个人都冻得瑟瑟抖,但是他们却可以感觉到少有的安全感。
光华门外阵地已经丢失多日了,他们都是城外巷战的幸存者,原计划趁着深夜暴雨返回守军阵地,但是嗅觉敏捷的日本人还是现了携带伤员的他们,在日军看来如果放这些流兵散勇通过封锁线的话,那么未来要在巷战中歼灭他们恐怕要付出更为高昂的代价。
可以说李季仁指挥的小部队的唯一优势就是,在雨夜中他们可以毫无顾忌的任意射击,同样在遍地的废墟中,滂沱的暴雨让人体降温极快,几名伤员就是因此而牺牲,但是这对于这些失散的中**人来说就是生的希望,哪怕这个希望仅仅是暂时的,神经紧张到了极点的日军只要一现人影就立即射击。
光华门距离最近的突破口就在眼前了,但是李季仁只会的小队却不敢轻易冲出,因为二百过公尺的空旷地带之前是组织活力歼灭日军之用,现在却成为了他们最大的危机,连续几次声东击西之后,日军的包围部队陷入了暂时性的混乱,李季仁利用这难得的混乱将队伍分成十人一队的小队,利用多冲锋枪自动武器的火力优势给予了日军大量的杀伤,于此同时中国士兵随身携带的弹药也在快的消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