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妃死后,皇后在雍正和弘时面前上演了一出猫哭耗子假慈悲的好戏,一举博得了雍正的怜意和弘时的感激,并成功夺得了弘时的抚养权。
弘时既为皇后养子,子凭母贵,算得上半个嫡出,加上他本身的雍正实际意义上的长子,一下子成了尊贵无匹的嫡长子。
所谓“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嫡长子继承制是封建宗法制的核心,涵盖皇位继承、爵位继承、官位继承、财产继承……等等!
中国封建社会皇位的嫡长子继承制,是一个成功并成熟的继承制度。它能有效这个继承制有效保证了政权的平稳过渡,避免了统治阶级内部兄弟之间为争夺权位和财产的继承而引发的祸乱,使人心稳定,政权稳固。
历史上出现很多奇怪的继承现象,都可以用嫡长子继承制来解释,例如,在明朝朱元璋为什么一定要把他的皇位传给长孙朱允文,而不传给他的儿子朱棣?其实,原因很简单,因为朱允文是朱元璋嫡长子朱标的儿子,是他的嫡长孙,而朱棣不是他的长子。选立太子的儿子(嫡长孙)为法定继承人,理由就是“皇孙世嫡,富于春秋,正位储极,四海系心。”
后来明成祖舍去功勋卓著的次子朱高煦,立嫡长子朱高炽为太子,也是基于“长嫡承统,万世正法”的认识。虽然朱棣到后来有这样的认识,在位时也有很多历史功绩,但仍遭人非议,原因也很简单,因为他的皇位不是合法继承的。
无独有偶,唐朝刚建立之初,唐高祖李渊有三个儿子,按照封建社会的继承制度应该由长子李建成任太子,但是次子李世民无论在能力上还是在战功上都高出太子,但他还是没有权利继承皇位。而且太子李建成和弟弟加害李世民,迫使李世民发动的“玄武门之变”射杀了太子和弟弟,而后逼迫李渊退位。
李世民即位后,励精图治,锐意改革,开创了辉映千古的“贞观之治”,为唐朝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尽管李世民堪称是封建社会最杰出的帝王,但他身后仍遭非议,原因是他的皇位是发动“玄武门之变”大义灭亲后取得的,在封建社会来看,是不义之举,他不是嫡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