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10月23日,晴,天气不错。
此时正是晚上八点,月朗星稀,约会的好时机,但是胡月目前没有那份兴致,不止是他,还有王京黄霑钟楚虹一行等等,因为今天就是绝世高手的午夜场点映。
邵一夫很给面子,没要保底金,而且虽说是点映,给的却是十四家同时上的待遇,当然,这个待遇是在傻强和长毛出面搞定了嘉和和金公主之后才有的,胡月虽然知道午夜场是怎么回事,但是对剧组其他人一脸的苦大仇深颇为蛋碎,还是王京和黄霑给介绍了才恍然大悟。
“午夜场”和“贺岁档”,是香江电影市场最繁盛时期的两大现象。如今,“贺岁档”在内地风生水起,各色影片扎堆上映,是一年之中的票房大头,而“午夜场”,却从未被借鉴,仅有单薄的“零点首映”支撑着并不常见的午夜放映。
香江电影“午夜场“,并非众人皆知的**的午夜三级电影放映场,而是指新片正式公映前的测试场。有资料称此类“午夜场”有公开与神秘之分,主演看是否将放映信息提前告知于观众,并不在本次探讨范围。
“午夜场”和“贺岁档”,其实有本质区别,“贺岁档”作为专属于华人世界的票仓时间,是多年电影市场运营积累下来的经验,而“午夜场”,则是电影人对市场、对观众乃至对作品测试之道。
胡月在前世的时候看过一篇关于黄白鸣的访谈,上面根据黄白鸣的采访最后整理出来的资料得知一个惊人的事实。
最鼎盛时期,香港电影午夜场,已经成为一个文化现象,每到晚上十一点左右,上映午夜场的影院门前已人头涌涌,影院门前做小卖的流动小贩吆喝着卖热甘蔗、炒栗子、卤水牛杂、烤玉米、爆米花等各式小吃;要知道,当时的影院可没有像现在这样的小卖部,光顾者不少,十分热闹。午夜场观众绝大多数为年轻人,男男女女的聚集在一起,呼朋喝友,进场入座后边大嚼甘蔗边为银幕上的人物角色种种或叫好或大骂,不满意时甚至将甘蔗往银幕上扔,午夜场观众因而得了个‘咬蔗帮’外号。”
但凡有新片上映,会专门提前于影院进行公开的午夜场放映,导演及制片人等或在后台,或藏匿于观众之中,听取大家的反应。而来午夜场观影的观众,一般都比较耿直,电影鉴赏水平也较高,有称此时段观众多为道上混的,也颇有事实支持,看到佳处,掌声雷动,大声叫好,如果觉得影片糊弄,也会立即喝倒彩,甚至破口大骂。据传有一次,因为放映影片实在太烂,观众竟然堵住出口,连声让导演出来,向大家道歉,最后导演等一干主创只能从后门仓皇逃出……
午夜场首先给导演及制片人们的一个共识就是,拍摄和制作,是为观众服务的,要努力经得起观众的考验。其二,就是可以通过午夜场的观众反应,在正式公映前,及时调整影片结构、修改硬伤,甚至有导演根据观众意愿更改结局,也是曾经发生之事。午夜场,既是对影片品质的检验,也便于片方对未来公映市场有一个借鉴把握的数据支持,可以更为有效的预测票房与口碑。
胡月们所在的戏院是利舞台,这是邵氏院线中比较出名的一家影院了,1925年落成为利氏家族修建,直到邵一夫掌控了tvb之后才拿到这里的管理权和使用权,依然不是拥有者,因为这是利家的祖产,悠久的历史让这家戏院拥有悠远的名气,在胡月们一行赶到利舞台的时候是下午六点钟,根据戏院老板的说法午夜场的电影票已经基本售完,表情相当的兴奋。
胡月在听说这个之后还好奇的去问王京,还是王京给出了解释,由此也可以看出这小子是早就对电影上心,准备动手执导了,不然这些规矩怎么知道的这么清楚,胡月想。
按照王京的说法,从午夜场的票房,就已经能猜到整部电影的票房,除非爆冷!极少数会这样的。
另外午夜场不是满座不满座的问题,而是几点钟满座,若说到临开场前11点半才终于满了,这个不是很有利,要是下午三、四点已经满了,就最好;因为是这样的,看电影的人多数先到热门的电影院,要是发现满了,就马上到隔壁比较差一点的,若这个也满了,就得再跑。
用通俗的话来讲,午夜场就是观众对电影的一种疯狂,好就好,不好就骂,所以很多导演,在自己片子上映的时候都不敢看午夜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