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要真正实现科学合理的思考性评估反应模式,还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认知。这其中的道理要从情绪机制与认知模式的关系说起。
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心理学家沙赫特和辛格设计了一个实验:他们把实验参加者分成两大组,一个称为实验组,另一个称为控制组。实验前,他们告诉所有的实验参加者,这个实验是要考察一种新型维生素对视力的影响效果,这种新的维生素对于人体是没有任何毒副作用。在征得这些实验参加者的同意后,实验者为这些实验参加者注射了这种新型维生素。
但实际上,心理学家们给控制组的实验参加者注射的是生理盐水,而给实验组的实验参加者注射的是肾上腺素,肾上腺素会使人出现心悸、颤抖、灼热、血压升高、呼吸加快等反应而处于典型的生理唤醒状态。
注射以后,心理学家们又将实验组的实验参加者分为了三个小组:
(1)“告知组”:告诉实验参加者药物会导致心悸、颤抖、兴奋等反应;
(2)“未告知组”:对实验参加者说药物是温和的,不会有副作用;
(3)“误告知组”:告诉实验参加者药物会导致全身麻木、发痒和头痛。
然后,实验者安排了两个实验情境:“欣快”情境与“愤怒”情境。当实验参加者进入“欣快”情境时,看见一个人(实验助手)在室内唱歌、跳舞、玩耍,表现得十分快乐,并邀请实验参加者一同玩耍。而进入“愤怒”情境的实验参加者则看见一个人(实验助手)正对填写着的一张调查表发怒、咒骂、跺脚,并最后撕毁调查表;实验参加者也被要求填写同样的调查表,表上的题目带有人身攻击和侮辱性,并会引起人极大地愤怒。实验组的三小组实验参加者各有一半进入“欣快”情境,另一半进入“愤怒”情境。
实验结果:控制组和告知组的实验参加者在室内安静地进行他们的工作,毫不理会同伴的古怪行为;未告知组和误告知组的实验参加者则倾向于追随室内同伴的行为,变得欣快或愤怒。
沙赫特和辛格对此的解释是:控制组的实验参加者未经受生理唤醒,告知组的实验参加者能正确解释自身的生理唤醒,他们都不被环境中同伴的情绪所影响,因此没有任何情绪反应;未告知组和误告知组的实验参加者对自身的生理唤醒没有现成的解释,从而受到环境中同伴行为的暗示,把生理唤醒与“欣快”或“愤怒”情境联系起来并表现出相应的情绪行为。
由此,两位心理学家得出了这样的结论:无论生理唤醒还是环境因素都不能单独地决定情绪,情绪发生的关键取决于认知因素。通俗地说,就是我们对于一件事情或一个人的看法和态度才是决定我们产生何种情绪的重要因素。
从这个实验的结论中,我们不难看出,建立一个对事件或人的合理认知才是进行情绪管理的根本,更是敏捷、快速、科学的思考性评估反应形成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