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天十分善于观察,他还没有讲完要说的话,齐露萨就打断他道,“王天,阿尔贝尼老师说你有天赋,看来的确没错啊。<.起码你的感悟发现能力很好。的确你所看到的这些泥塑就是我们雕塑最常用到的材料,除了泥塑之外,石头,玉,木头,象牙等都是我们雕塑可用的材料。而那些铁架子的作用在雕塑初期就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说的更清楚一点,那就是我们做雕塑先要做架子…”
已经说到这,齐露萨便认真起来。“这个就是我下边要跟你说的如何具体的做雕塑了,你要认真听。先是这个“做架子”,我们首先需要根据塑像的姿态、形体的比例大小,选用泥膏做一个架子,这个架子固定了它内部骨架的形状;我们在骨架四周扎上若干小十字架,它的作用是将泥巴相联成为一个整体,不至于塌落,这样我们就便于塑造。”
“架子做好后,我们就根据预先做好的泥巴构图进行放大塑造。”
“那这个泥巴怎么可以转换成雕塑呢?泥巴太容易损坏了吧?”
王天果然很敏感,齐露萨微笑着道。“王天,你说的没错,做出铁架子仅仅是完成雕塑的第一步,泥塑的造型好了之后,因为它太容易受气候影响,易裂变形,难以永久保存,我们就要把泥塑翻成石膏像。”
而我们经常接触到的雕塑作品,大都是石膏做成的。关于翻石膏,我们也有自己一套复杂的技术,说简单了就是要找没有受潮的熟石膏粉。经过炒制刷在泥塑表面,这也就是翻石膏技艺,而且在石膏做成后,往往还要继续喷上各种颜色,使它产生青铜、木材、石头等等的质感。再之后就是我们晾晒,最后的一些调整工序,到这。雕塑才可以说是完成了。”
齐露萨简单地跟王天讲了一下雕塑的制作方法,而王天听完,却对西方雕塑有了形象的了解。
确实。西方的雕塑艺术和东方的不太一样。
中国的雕塑材料基本就是木材、泥团、断麻、沙子、或者稻草等,而西方的雕塑材料则更加讲究,从材料上边的选材,到制作都更加精细。
如此考究的制作工序。也造就了西方出了很多杰出的雕塑作品。这是国内比之不及的。
当然,王天也也可以理解,那就是中国的雕塑其实在发展历史上,跟西方的雕塑存在不小的差距。
最起码,在中国,雕塑家这个词基本上在古时候就不存在,那个时代中国更多的身份是木匠,瓦匠。
而木匠瓦匠在社会中的地位处于中下层。根本不受社会的重视。
不说是过去,现在依然是这样。
不仅仅是身份地位。木匠瓦匠赚钱也很少,这一点上,西方从文艺复兴时期就特别重视人文艺术,重视这些雕塑师。
他们不仅身份地位高,而且艺术品的价值也很高,艺术家们完全不用顾虑生活,可以无后顾之忧地进行创作。
综合而言,中国的木匠,瓦匠,根本无法与西方的雕塑家相比,所以在雕塑的技艺和发展上,中国一直都是落后的。
说到这,王天有点心寒。
因为即使到现在,在中国,雕塑人员仍然是传统分工中的一员,他们不受重视。
主要职责就是为寺庙建筑塑像、为建筑雕刻石头。
一方面,他们没有独立创作的自由空间,另一方面,从表现对象、作品所处空间等方面来讲,他们的作品缺少介入社会现实的能力。
而在西方,在眼下这个国度。
他们有身份,受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