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云双借着卓印清的力重新坐回到了杌子上,卓印清却保持着立在她身后的姿势未变。两人一高一矮,一坐一立,虽然并未面对面,案上那椭圆形的青铜镜却将两人此刻的神情尽数揽入镜中。
就着暖色的烛光,卓印清眼眸中的琥珀色愈发的柔软,仿若一汪璀璨的星河。俞云双凝视着镜中卓印清的眼睛,松弛了背脊,放任自己向后懒懒倚在他的身上:“往日里说话的场合都甚是随意,你突然这般严肃,倒是让我适应不来。”
卓印清无声一笑:“你若喜欢在榻上说,我们这便过去,躺着说。”
俞云双却转身牵住了他:“反正横竖就是那么几句话,你还是快些说了罢。”
“你怎知就只有几句话?”卓印清问道。
“若是长篇大论,你又怎么会拖到现在才开口?”俞云双能感受到卓印清压在自己肩头的指尖冰凉的温度,伸手轻轻覆在上面,状作轻松道,“说罢,到了床榻上我容易犯困,反而听不齐全。”
卓印清垂下头来默默凝视了她半晌,才开口道:“我想将齐王从四方会馆中暗中接出来。”
俞云双对此倒是毫不意外:“可需要我来帮忙?”
卓印清说是:“若你愿意从旁襄助,那是最好的。双拳难敌四手,虽然隐阁武部的每个人单独拎出来都是武中好手,但是此时此刻四方会馆被禁军严密戒备着,隐阁几十人对数百禁军,难免处于劣势。且隐阁在暗处,不便在明面上行动,若是在救人之中有哪一个环节出了差错,恐有暴露的危险。”
卓印清说话的时候视线凝固在俞云双头顶的发旋儿上,虽然不知道他是否能看见自己的回应,俞云双依然轻轻颔了颔首:“但你将齐王接出来之后,打算如何安置他?”
卓印清抬起视线看向青铜镜中的人影:“安置?”
俞云双就着案上杳杳烛光,仔细观察了一番青铜镜泛黄的光晕中卓印清的表情,换了一种说法道:“这几日你能与齐王形影不离,便是因为他在凌安城中,待到你将他从四方会馆中救出,今上必然会四处搜捕追查他的踪迹。这凌安城他是呆不得了,你舍得他就这么离开?”
“舍得。”卓印清道,“人的感情与性命相比,自然是后者更加重要。”
卓印清应该也是在一面说话一面思索,白玉一般的指尖不经意间摩挲过俞云双的耳侧,冰凉的触感让俞云双的双眉不自禁向中心一攒,便听他继续道:“方才对长青,我话只说了一半。今上既然将矛头暗中对准了齐王,便证明他有对他下手的打算。议和业已失败,今上明摆着要拿齐王做文章。齐王若是还留在宁国,不是用来做筹码,便是用来祭战旗,无论哪一条都是死路。所以我想,是时候让他回彦国了。”
俞云双重新拿起桌上的篦子,指尖在一颗一颗有些尖利的梳齿上拂过,突然道:“我不同意齐王在这个时候回彦国。”
俞云双思量了很久才将这话说了出来,既然开了头,断然便没有收回去的道理,垂下眼帘不去看青铜镜中卓印清的神情,一面斟酌着措辞,一面将心里的话一字一句地道出来:“你应当还不知道,我点出来的那五万兵马在前日已经做好了出征的准备,只等粮草先行运送完毕,今上一声令下,便会举兵南下潼城。齐王在凌安城中呆了这么久,大宁即将增派援兵一事对他来说已不是什么秘密,不管齐王与你的关系如何,他都是彦国派来的使者,若是在这个时候放他回去,他必然会赶在援军之前到达宁彦边境……”
俞云双虽然没有将话说完,但是意思却十分明白。无论齐王彦景目前与长公主府的关系如何,私交为私交,国事为国事,只要他回到彦国,他的身份与立场便与整个宁国相对立。当初俞云双便是因为彦景的身份而放弃在议和上与他联盟,如今谈判失败,即便两人中间有一个卓印清作为缓冲,敌人依旧是敌人,永远不会变成朋友。
“兵贵神速,我不会允许任何人在这个时候将我军出征的消息传出去。”俞云双的话带着不容置喙的力度,那是站在王者高度的人才会有的语调。此番话毕,俞云双微扬起下颌,透过青铜镜看向卓印清的面容,“若是你想将齐王从四方会馆中解救出来,我可以助你,但是之后他会被送到哪里,我说得算。”
身后的卓印清久久未语,时间久到俞云双以为他已然同意,此事算是告一段落了,卓印清才开口缓缓道:“云双,你应当知道两国交战在即,以齐王议和使者的身份,除非他回到彦国,否则只要在大宁的国境内,没人能有完全的把握保他周全。”
“到时候我会将他接到我的校场,对他礼遇有加。”俞云双用手中的篦子一遍又一遍反复梳理着头发,攥着篦子的指尖因为用力,隐隐透出一抹葱白,篦子细密的木齿穿过柔软的长发,牵扯之间似是带来了一些不适,只是她的心思却没有放在这里,承诺道,“我会护他周全。”
“这几日你与齐王相谈甚欢,到头来还会忌惮他的身份。”卓印清按住了她的手,动作温柔地从她的手中抽出了篦子,“而你手下的兵将与彦国历经多次生死之战,心中对于彦国人的偏见不在你之下,你当真以为你手底下的人在知道他的身份之后,不会对他动手?”
篦子就像是俞云双压抑自己的最后一个筹码,被卓印清从掌心中抽离,整个人都有些焦躁。双手攥紧,俞云双蓦地转过身来,下颌微扬直视向卓印清的眼眸:“那你说如何?难道还叫我放他回到彦国,好给彦帝通风报信不成?”
俞云双说话时的语速微快,就连声音也带着几分冷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