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设置: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空明传烽录 > 九十九回

九十九回

“一个现代人回到古代。知道一切未来发生的事情。明明知道崇祯是个什么样的蠢货,还要把他推上台,这也太不合情理了。文章中也没表现出来主角到底有什么志向,想建立一个什么样的社会。这个大前提不定,全文就毫无脉络可言。”这是trader书友给我的宝贵意见,关于这个我想多说两句。

我从一开始就一直说我不想写一个超人、英雄。如果想要那样我完全可以把主角安排成崇祯,就像大明崇祯新传那样,说得不客气一点,凭我的历史功底,我自信写得可以比他好。但是那种角色我觉得写起来十分无味。

举一个十分简单的例子。十年文革都知道吧。

文革当中有多少人看穿了国将不国,可是他们能怎么办?把**推下台?那可能吗?事实证明不可能。

桓震回去的年代决定了他只能保崇祯而别无选择。学李自成是不可能的,农民战争的道路只会毁了中国。现代中国社会产生于农民战争,诸位自己看看这是个什么社会!那么难道要他保阉党吗?那样他在政治上就会失去一大帮者,而且是有才能有实力的者。阉党是兔子尾巴长不了,只能利用一下,利用过后就要扔进垃圾堆。剩下来的政治力量只有崇祯了。

我不否认起初桓震对崇祯还是怀有一定希望或者不如说幻想的。

而当这一幻想破灭,就是桓震选择自己的命运,同时也选择中国的命运的时候。

人都是会犯错误的。

桓震不是什么政治家。

他也有普通人的感情,有冲动得不计后果的时候,他也会捅下不可收拾的大漏子。

我写这个人物的时候,一直提醒自己,他是一个现代人,然而又是一个被明代环境慢慢同化的现代人。我尝试用华侨的心态和生存方式去模拟桓震的变化,他在明朝的生活,起初是一个适应环境、融入社会、改变自己的过程,后来才是按照自己的理想,一步步地改变周围的世界。

言尽于此。如果喜欢我及我的桓震,就请耐心期待吧。

————————————————————————————————————————

那敌将眼见袁崇焕不为所动,只得拍马回阵。又过片刻,只见鞑子大阵后队变前队,偃旗息鼓,竟然缓缓退去。袁崇焕知道自己兵少,况且这是野战,没了营垒可以凭恃,倘若当真硬拼血战起来,取胜的机会万中无一,因此虽然心中觉得十分不妥,却也不敢贸然下令追击,只是眼睁睁地瞧着数万鞑子兵如潮水一般地退去了。

皇太极的杏黄大纛也是越行越远,袁崇焕叹了口气,心想就算换作了旁人,当此情势,也只能如此了局,自己扪心自问,确是丝毫无愧。至于结局究竟如何,只好交给老天去罢。正要下令收兵,却见方才那鞑子将官又策马奔了回头,大声叫道:“汗王不能亲睹故人风采,深以为憾,特令小人代为致意袁将军,请袁将军切莫忘记了壬子之约!”

袁崇焕心中一惊,就是这么片刻迟疑,那将官已经打马急奔,追赶本部去了。怔了一怔,回头瞧瞧自己阵中官兵,并不见有甚么异样,谢尚政也是神色如常,就如不曾听见那人的古怪言语一般。他不遑多想,挂念着自己营盘抽空了兵力,恐怕给敌人趁虚而入,当下叫全军变阵,尽速回广渠门防地去。

这一日,袁部的将官都觉得他们的督帅像是换了一个人一般,一反入关以来步步为营稳扎稳打的作风,中军帐中斥候信使络绎不绝,上至赵率教祖大寿等几个总兵,下到帐前布衣幕僚程本直,督帅都一一召进帐去单独面谈,甚至于连守卫的亲兵也给赶得远远的,也不知他们说的是些什么。

白衣程本直走出中军帐,时候已经将近黄昏。想起方才会面的情形来,他的心里横亘着一个大大的疑团:督帅究竟要作甚么?方才他叫了自己去大帐之中,两人单独交谈了半个多时辰,却似乎只是在叙旧论交,从当年一介布衣的程本直仰慕袁崇焕赫赫威名,远赴辽东投奔效力说起,宁锦苦战,广义大捷,入关赴援,两个人倾盖相交的点点滴滴,有些事情自己已经没了印象,督帅竟都是记得一清二楚。说到初见之时程本直那双走了十几天山路,露出脚趾头来的草鞋,两人都是大笑不止。

可是程本直在感怀往事之余,心中也不能丝毫无疑:督帅干么要无缘无故地寻自己说这些陈年往事?临别时候,袁崇焕更解了自己的佩剑送他。主帅的佩剑岂是随随便便可以送人的?程本直心底的狐疑与不安愈来愈强。

他扬起头来望着西方。日头已经快要从天边落了下来,仍是挣扎着在北京城高高耸起的城墙洒下最后一抹叫人心碎的金色。轻轻叹了口气,程本直向着自己的营帐走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小青梅双向暗恋好孕连连:总裁爹地霸道宠穿书之炮哥吃锅伐云舞倾城帝动皇天天龙大恶人妃娶不可,腹黑九皇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