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背景
闲话少叙,到了第二天中午,我和张贺方、卜瑾已经踏上了前往四川成都的火车上了。我们并没有乘坐动车或是高铁,因为,张贺方曾经对我们说过,因为高铁和动车的安检工作比较仔细,所以,一些相应的装备无法顺利地运到成都,所以,我们几个人乘坐的是很普通的绿皮火车。
跟我们乘坐同一节车厢的是一个五十多岁的、满头花白头发,嗜烟如命的老头,名字叫李忠凯。一开始,我总觉得这个名字有些耳熟,经过一些简单的谈话和了解之后,我才知道,原来,他就是那个之前我乘坐从沈阳来到武汉的火车上所遇到的肖宛徽女研究生的导师。
按照张贺方的说法,我们这一次的行动总共有十人参与,不过,另外六个人我道现在为止还不知道他们究竟是什么样子。张贺方对此的解释是,如果人数太多,目标也就太大,这样的话,树大招风,很有可能对任务有所不利。所以,另外六个人都以各自的身份分散在火车的其他车厢里。
一路上,我们自然也没有闲着。李忠凯作为历史学教授,对我讲解了许多有关于古蜀国以及三星堆文明遗迹的事情。
而在听了李忠凯的介绍以后,我对古蜀国的历史也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
古蜀国在中国哪些浩如烟海的历史文献中,只有少数零星几处言辞模糊的介绍。对于古蜀国的历史,一些人认为古蜀国最早存在于4000年前,而另一方面则认为古蜀国的历史甚至可以推演至6000年前。
古蜀国的地理位置位于成都平原附近,四周环山而成平原,易守难攻,由于道路艰险,常年处于与世隔绝的状态。李白有诗云“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已经做了很形象的说明了。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很多人在谈及古蜀国的时候,常常会想到粗糙的生活状态,甚至是茹毛饮血一般的生活。但实际上,在某些程度上而言,也正是因为古蜀国常年与世隔绝的原因,才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了古蜀国那种原汁原味的独特的文明形式。
在听了李忠凯的介绍以后,我发现,古蜀国与我之前所前往的古滇国的文明遗迹和古庸国的文明遗迹相比,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他们三个古国都有着相当发达的青铜文明。不过,在青铜文明的表现形式上来看,古蜀国与古滇国和古庸国相比,还是有很大的不同的。
古滇国的青铜文化主要集中在铜鼓等祭祀用品的铸造上,古庸国的青铜文化则主要集中在兵器、铠甲等实用物品的铸造上,而古蜀国的青铜文明则显得更加典雅。可以说,在古蜀国的文明遗迹中出土的各种文物都称得上是艺术品,它们往往以表现人物为主,而这些人物一般都是大眼、大嘴、厚嘴唇、高鼻梁并且没有下颌的夸张造型。我不是什么艺术家,我不能说这些人像有多么漂亮,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只要你亲眼看见过那些人像,你就一定不会忘记它们。
在民族组成方面上来说,一般历史学家认为,古蜀人的祖先应为早先在西藏高原地区游弋的古羌族的一支分支。由于生存条件的恶劣,所以,一部分古羌族人选择了东迁进入成都平原继续发展,并与当地原住民相互交融,历史上认为,这两种民族后来都被称为蜀山氏和蚕丛氏。
蜀山氏与蚕丛氏在岷江上游逐渐兴起,经过多年的发展以后,逐渐形成一种势力,于是,古蜀国成立了。值得一提的是,古蜀国与古庸国不同,在为数不多的历史文献中,对于古蜀国的国君有着很多描写。古蜀国不知拥有单独的王朝,在秦灭蜀国之前,古蜀国分别由蚕丛氏、柏灌氏、鱼凫氏、开明氏诸族统领。
有关于古蜀国的国君的诗词也有许多佳句流传于世,如李白的“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以及李商隐的锦瑟中的“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