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这位尚书大人似乎入定了一样,一动不动。
群臣就心下了然,这礼部尚书是早就知道真相,并支持公冶烨胤的。于是,群臣便纷纷求救地看向了宜郡王。
宜郡王是太上皇侄子,任的是宗正寺卿。宗正寺掌管皇帝亲属及外戚,宗正寺从宗正及丞向来皆由皇族来充任,这自然也算是在他的劝谏范围内。
“皇上,”宜郡王便出列行礼,劝阻道“思懿太子于去岁仙逝,三年未过,如今皇上还在孝期,我大殷素来以孝治天下”
公冶烨胤静坐不动。
倒是本来入定了的礼部尚书似乎是睡醒了,出列,摇头道截断他的话“宜郡王此言差矣从古至今,宜郡王可见那位帝王守孝三年的自来,为皇室嫡系子孙兴旺、传承江山社稷重担着想,一向以三月代三年,宜郡王独独要皇上遵守三年孝期,莫不是欺皇上年纪小”
皇帝从来都是享有特权的,漫说是三月,便是三天代三年,也是有的。
“皇上,微臣绝没有此意”宜郡王连忙跪下了,语声发急地道“此事事关重大,微臣以为微臣以为秉承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此事是否先请示太上皇和太皇太后更为妥当”
公冶烨胤本手伏在左边靠着,然后换了一个方向,悠闲地问道“皇叔这是什么意思”
虽然人人都知道皇上年幼,真正的权利的掌握在太上皇和太皇太后手里的,但如此说出来,便就犯了大忌了。
宜郡王急得直擦汗,这小皇帝虽然年岁不大,但气势向来迫人。便是从前他在太上皇身边时,他每每见到皇太孙都觉得望而生畏,何况如何他还是皇帝
但一想到圣旨上只字未提太上皇和太皇太后,而是说的思懿太子遗命,他便能推断出,此事太上皇和太皇太后是不知道的。
若是他不阻止,待会这纳采问名一出,天下皆知,太上皇和太皇太后必然唯他是问,他就死定了
“不是不是微臣是说”宜郡王一张脸急得酱紫,左想右想终于叫他想到一个合宜的理由,“纳采问名之事需先遣官告天地宗庙,微臣只是觉得程序上不是很合宜,还是先暂缓,先安排人去祭告天地宗庙”
这时礼部侍郎亦是出列,打断了他的话,“宜郡王,礼部虽然不敢说功绩卓越,但这种基本常识还是知道的,此事礼部已经安排妥当”
宜郡王眼睛都急红了,只得看向了叶左相。
叶左相眉宇一片冷寒,须臾后,才神色从容地出列谏道“皇上,您年岁尚小,微臣以为等过两年择选温良贤淑并与皇上年岁相合的闺秀,再大婚,会更合宜”
“叶卿这是在怀疑瑞孙氏不合适了”公冶烨胤似乎是哀伤地叹息了一声,“去岁朕的父亲,临终前托付朕要好好对瑞孙司闺,隐隐嘱托要互相扶持,此事乃是他亲自择定的。”
“从前,怎么没听皇上提过”
公冶烨胤悠悠然然地开口,闲闲淡淡的语声,“何时起,朕的事,需要向叶卿一一报备了”
“微臣绝无此意只是想聆听思懿太子遗命,还请皇上能明白微臣的一片苦心”叶左相一派老成地回答,丝毫不慌乱。
可谓,姜还是老的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