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妍又问:“族里有日子过不好的,族长、村长也不管的么?”
“要管的。每年族里的大户要向族里交粮,交到公中的粮接济度日,也饿不着他们。西岭江氏比东塘江氏过得好,我们这支过得最差的在他们那里也算是过得中等生活的人家。”
三十年前,江舜诚发迹入仕,衣锦归乡时,他已是正六品的官员,硬是顶着极大的压力坚持分支,脱离东塘江氏。江氏族长自不乐意,但江舜诚拿了一万两银子出来,你若应这便是你的,要是不应,便就没有。
东塘江氏人口众多,族长受不得诱『惑』,族里祠堂年久失修,族学堂也需要修缮,需要花钱的地方太多,只得应了江舜诚。东塘江氏的族长一应,江舜诚立马将自己这支人迁往西岭乡安家,动作神速,几乎是一夜之间,这支人里的长者,能说话的都去了西岭乡。
东塘江氏的人方才得知,早在半年前江舜诚就计划好的,连西岭乡的八百亩良田也是一年前就置备的,只得着分支之后,带着他的族人单过。那一刻,东塘江氏暗骂江舜诚狡猾,可已经分支,他们又『插』手过问不上。
西岭江氏对东塘江氏颇有怨言,说他们的老祖宗原是晋地数一的富人、大官,当年数十家店铺、上千顷良田都被他们占了去。如今,休想再占他们的东西。
几十年来,西岭江氏的人日子越过越好,皆是因族里出了个江舜诚,颇有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之势。
素妍静听着传珍姐妹的话,想到前世江家灭门,东塘江氏庆幸分支,西岭江氏一些人得了江舜诚满门被抄斩的消息,生怕累及族人,连夜带着家小远走他乡。然,因地处晋地,与皇城又有千里之遥,登基为帝的宇文轩只下令诛杀江舜诚一家老小,并未祸及西岭江氏。两三年后,逃走的西岭江氏族人听闻静王做了皇帝,见再不会祸及自家,陆续返回西岭,而守下来的人再不肯把到手的田地还给他们。为此,族里发生了接二连三的械斗,有一度竟闹到了晋阳官衙,清官难断家务事,终究是不了了之。
唯江舜信一家因当时想到江舜诚全家被杀,早已认定自己难逃一劫,索『性』未走,这一房人最后竟是过得最好的。[]家和月圆433
那时,素妍在无『色』庵碰到了一个娘家姓唐,自称是晋阳名门唐家之后的官家『奶』『奶』,与她打听着关于晋阳西岭江氏的事儿,不敢『露』了底细,只用笔写着“得过西岭江氏的恩”,从那年轻唐氏『妇』人嘴里,听到了许多的事。
天兴四年春,江传家考中二榜第二十五名。这是静王为帝时第二届春闱大考,当他在名簿中看到晋阳人氏时,特意与周围的臣子追问他的出身,得晓是江舜诚的侄孙儿,破例赏了个庶吉士。
待素妍前世被*杀庵堂,江传家已是正六品的户部郎中。静王到底因为江舜诚曾位高右相一职,对他的侄孙儿多有关照,不过三年就连升两级,也至江传家官路亨通。
对于西岭江氏来说,曾经的江舜诚就像是一个传说,最终能念着他的,唯江舜信一人而已。待得江舜信百年之后,谁也晓得谁是江舜诚,就连奠祭之人也不曾有。
回忆归来,素妍的心头掠过淡淡的伤愁。
江舜诚入仕,却不忘扶持族人,而最终他却被族人视为警示后人的反面人物。他留下了千古骂名,不仅是后世百姓骂他,还有他的后世族人也因出了他那样的『奸』臣而辱骂。后世的江氏子孙,每每训斥儿女时,便会说“不要贪心,江舜诚便是太贪心竟白白害了全家的『性』命”。
白莺进了堂屋,欠身禀道:“郡主,老太太遣人递话来,这雨怕是一时半会儿停不了,时辰耽搁不得,酉时前要赶到西岭江家庄,得动身了。”
素妍答了声“省得了”。
青嬷嬷唤了白莺、白燕到一边说话,多是叮嘱她们看好素妍的东西,又让她们搬张小榻到东屋,这两夜且先住在里面。对于青嬷嬷来说,但凡是素妍的东西,那都是极好的。
江传珍等三人纷纷起身。素妍见她们要走,将三人领到西屋了,没让丫头们跟来,这才小心地拿了东西,低声道:“为免惹人注意,平白惹出闲话,只得悄悄儿地给你们。你们三人各一副耳坠,切莫说是我给的。”
传珍没想就是这些事,也会让族人说出闲言碎语来,推托道:“郡主姑姑待我们已经很好,我们不能再要。”
不想再给素妍惹麻烦。给了她们东西,老太太还得给族里其他未出阁的姑娘备礼物,这一下子就去了不少银子。
田小倩和传玲不客气,早就接了纸包,打开细瞧。
传玲的是一对翡翠耳坠,银钉上坠下一条长约二寸的银链,链下摇晃着雕刻成桃花状的翡翠石,一看成『色』就是难得一见的东西,因配的是银钉、银链,丝毫都不显得俗气,反而清新夺目。
田小倩的是一对红玛瑙耳坠,上面是六颗绿豆大小的红玛瑙珠子,最下面是颗黄豆大小水滴状红玛瑙珠子,式样别样,招人喜爱。[]家和月圆433
唯有传珍,并没有打开细瞧,推托不是,收下也不是,好不纠结,看着她们的,都是极好的耳坠,传珍也是由衷的喜欢。
素妍叮嘱道:“你们三个不要说是我给的就成。”
传玲信誓旦旦地道:“姑姑放心,我指定不说出去。”
田小倩也道:“我也不说的。都怪传珠那个祸害,惯会『乱』说。”
此刻三人都在心下将江传珠问候了一遍,如果不是江传珠惹出闲言碎语来,素妍又何若要给她们礼物,都是避开世人。
传珍是个不多事的,素妍自是信得。
传玲道:“姑姑,若是有人问起,我就说是我娘给我的。”
传珍瞪眼,各家母亲有哪些陪奁、舅家是何根基,族里的人都是一清二楚的,这等好东西,要说是自家母亲给的,只怕没几人会信。“姑姑在晋阳时,你们可不许戴出去,平白的惹人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