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远倒好还,个头高腿也长些,沈大嫂和跟着来的李大婶可走的太艰难了,两人互相搀扶着,深一脚浅一脚,还得扒拉着齐腰高的草丛,没多久就气喘吁吁,一头大汗。
沈远看两人走得困难,又担心大嫂的身子,几番劝她们下去也不肯,最后只得让他们自己慢慢走,自己先一步上了去。
羊头山以前在民国时候,是被当地地主占据的一块宅邸,整个山头都算在了内,建国后,地主也没了,这地就直接划到了大队。杨家村位处平原地带,谁家没个三五亩田地,这个破山头划给谁谁嫌弃,就算上头一整座大宅子也没人稀罕,毕竟是死过人的房子,再豪华宽敞都没人敢要。
结果这些年下来,都快成鬼山了……还是晌午时分,万里无云的大晴天,硬是被头顶层层叠叠的树冠压成了阴森森的气氛,凉爽倒也是真凉爽。
沈远频频擦着汗水,快走到半山腰,才终于从占据了全部视野的杂草中找到一条长长的石阶,简直快要泪流满面。他就知道,好歹以前也是地主家的别院,怎么能光秃秃的山头呢,抬轿子也得有个下脚地呢。
荒芜太久,头顶又是树荫密布,石阶上全是湿漉漉的藓苔,一脚下去滑溜溜的。沈远提心吊胆地走了快半小时才终于走到了头,尽头便是那座古宅子,它果然还在。
白墙青瓦,屋檐都是精雕细作的镂空手艺,翘起的边角还有他看不懂是什么品种的禽类,昂头挺胸目视远方。传统的双开大门不是俗烂的朱红,而是黑色描金的厚重颜色,斑驳掉落的漆面看上去惨兮兮的。门梁上悬挂着已经破烂没了头的装饰,看不出原本的模样,门匾也不知被遗弃到哪去了,两根粗壮的圆柱撑起屋檐,一沿石阶两边还浮雕着龙凤的吉祥图案,两侧是四头威严的石狮,可惜都残缺不全了。
门上紧扣的铜环很重,门更重,沈远费了老大劲才推了开来。这才发现,单是门的厚度都比他腿粗了,而且……门上还有道小门。
黑漆漆的小门跟大门融为一体,占了大概三分之一的面积。站的这么近,他居然都没能发现,还是探进头后从内侧那块突出的门闩上才瞧出端倪。
跨过脚下快小腿高的门槛,沈远深吸口气,正想感受一下历史的气息,冷不防狠狠打了几个喷嚏。
正对大门的,便是保存完整的石雕照壁,绕过去才能瞧见整个的院落。足有三分大小,青石砖面铺地,两侧四角皆留着小块土地栽着树木,已经只剩枯木了。
直走大概是大厅,门窗都紧闭着,推开暗红色的木门,里头更是萧条的可怜,东倒西歪的几把古董椅子早已缺胳膊少腿,蜘蛛网跟电影里一样夸张,糊窗的纸早就在时光流逝中破破烂烂,白白的蜘蛛网纠结成团肆意飞舞着。
……拍鬼片倒是挺现成。
从大厅往左往右都有长廊,只容三人并肩而过,幽暗甬长,中间还有两道木门,走过去便又是另一番光景。露天的假山和人工荷塘,古意盎然的木雕栏杆小道,白墙上还有镂空雕刻的小窗,有五六间房屋,还有看似是厨房柴房的地方。若是绕过假山,还能看到一道暗门,可以直接出宅子。
后院就这样泾渭分明地被分割开来,布置一模一样,却又独立成院,进出都能互不干涉。
沈远溜达了一圈,越看越是满意,除了阴森森破破烂烂以外,倒是意外的设施精细。从大门口到院中一色的青石板到屋内的花岗石板,再到屋檐门窗上雕刻精细的图案,无一不彰显着原物主的财气奢靡。
能经历这么些年,还保存尚算完整,已经很不容易了。
沈远宅子看到一半,心里已经给打了八十分,出来下了石阶在半腰和沈大嫂她们汇合后,就直接拍了板。
沈大嫂她们早就累得不行了,听他这么一说,都歇了上去的心,跟着沈远又原路下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