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从雁北到河南,最便捷的途径是坐船,沿着黄河顺水漂流,一直可以漂到河南。可是,当时正值战争年代,中日双方的jūn_duì夹河对峙,先甭说黄河风高浪大,水流湍急,不适宜行船,就算冒险行船,也会成为枪口下的活靶子。而且,到了壶口瀑布,天下黄河一壶收,任何船只从壶口瀑布跌落,都会被摔成碎片。
有一首在北方流传很久远的民歌,叫做黄河船夫曲你晓得,天下的黄河几十几道弯几十几道弯上几十几条船几十几条船上几十几个艄公,来把船儿扳黄河上的艄公,他们行船不叫划船,而叫扳船,可见在黄河上行船会有多艰难。而且,因为黄河漩涡太多,水流太急,一般木船不能在黄河上行驶,只能用一种特殊的船只,叫做羊皮筏子。
羊皮筏子是黄河上特有的一种渡河工具,把整只羊皮囫囵剥下来,吹足气,几十个绑在一起,浮在水面,人坐在上面,就可以渡过黄河。黄河和长江不一样,长江可以航运,拉运货物从四川可以运到江苏,而黄河就不行了,黄河一路上几乎都是激流险滩,很少会有航运。
不能走水路,我只能走陆路。
民国时期的山西很富裕,阎锡山治理有方,山西被当时的人称为“模范省”。山西的铁路也很发达,从大同附近坐火车,可以经过太原,坐到风陵渡。而风陵渡是黄河最著名的渡口之一,在这里可以望见三个省,西边是陕西,东南是河南,东北是山西。
当时,山西已经被日军占领,山西南面的河南还没有被日军占领,全赖黄河天堑。但是,河南南面的湖北却已经被日军占领。
之所以能够出现这种情况,全赖黄河和长江迥然不同的水文条件。
日军当年进攻中国,先占领东北,苦心经营六年后,把东北作为了自己的战略基地,占领华北,然后,分兵两路,开辟了两条战线,一条从北向南,占领了黄河以北;一条从海上登陆,占领上海南京,然后沿着长江航运,溯流而上,占领湖北,准备进攻国民政府所在地重庆的时候,被胡琏将军率领的精兵在宜昌一个叫石牌的地方挡住。当时,双方杀得天昏地暗,到了最后关头,日军冲上江岸,中国jūn_duì全线压上,几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集中了双方上万人的兵力,枪炮都已经用不上了,展开了短兵相接,连续两个小时听不到枪声炮声,只有喊杀声和嚎叫声,最后,中国jūn_duì硬生生将日军压入了江水中,斩断了日军伸入重庆的一只脚爪。重庆确保无虞。
当时,与日军展开白刃战的,是胡琏将军率领的第18军11师,是中国jūn_duì最精锐的jūn_duì之一,18军后来和74军、新一军、第五军、新六军一起被称为抗日“五大主力”。
所以,当时河南的北面和南面都被日军占领,但是河南还在中国jūn_duì手中。
渡过黄河,我就来到了河南境内。
几天后,我来到嵩山。
自小就听过嵩山,说嵩山非常有名,我就准备上山看看。那时候进寺庙上山,都不要门票。
嵩山并不高,坡度也不陡,感觉就和我们村庄背后的小土山没有什么区别,但是,嵩山脚下有寺庙,我们村庄的那座山下没有寺庙。嵩山出名了,我们村后的那座土山没有名气。
我开始爬嵩山的时候,路边走出了一个樵夫,他主动上山和我打招呼,旅途寂寞,我们就开始聊天。
樵夫说他家就在山下,家中有五口人,他问我家有几口人。
我说“我是孤儿,小时候被人贩子贩卖了,至今都不知道家乡在哪里,一个人到处飘荡。”
樵夫看起来满脸忧伤,他骂了几句世态炎凉,然后又关切地问“你来到这里有事”
我说“我找人。”
我们一路扯着闲话,快走到山顶的时候,樵夫说“我要去砍柴了,你一路走好。”
我点点头。
我看着樵夫的身影在密林中消失,就继续向山上走去。
山顶上有一座寺庙,寺庙里有几个和尚。他们正襟危坐,一脸肃穆,好像完全进入了忘我境界。
我走进寺庙,一个和尚主动迎上来,说道“欢迎施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