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曾经说过,香港的陷落成全了白流苏。但是在这不可理喻的世界里,谁知道什么是因,什么是果?谁知道呢,也许就因为要成全她,一个大都市倾覆了。
那么有没有一座城,让你想成全一个人?
或者,有没有一部电视剧,让你想起一座城市?
张爱玲笔下的香港,也是犀利辛辣,带着淡芭菰的香气,水雾蒙蒙的窗玻璃,影树燃着火一般的花,还有胖白凤凰似的月亮,从浅水湾的电车铃声里一路摇过去。笔端闲闲地写:“望过去最触目的便是码头上围列着的巨型广告牌,红的,橘红的,粉红的,倒映在绿油油的海水里,一条条、一抹抹刺激性的犯冲的色素,窜上落下,在水底下厮杀得异常热闹。流苏想着,在这夸张的城里,就是栽个跟头,只怕也比别处痛些……”
数十年前的香港我们是见不着了,只是偶尔可以从大小银幕上瞥见端倪。做得最好的当然是《十月围城》,据说搭起了整整一个中环。然后是《色戒》,远镜头一拉,浅水湾亮蓝的海铺满了整个银幕,让人想起《倾城之恋》里头写到的海,“那酽酽的,滟滟的海涛,直溅到窗帘上,把帘子的边缘都染蓝了”。而电影里头,是将整个银幕的边缘都染蓝了。根据张爱玲原著改拍出来的电视剧《倾城之恋》其实还是挺靠谱的,道具景致都精致,虽然偶尔还是可以让人认出那是横店、那是车墩,不过整个气质还是出来了。旧殖民地香港的篷然金粉,浅水湾饭店的奢华迷醉,都被耐心而细腻地还原。再加上演员出彩,黄觉的范柳原非常对味,而陈数的旗袍又穿得十分好看。虽然陈数在本剧中的气质显得太温吞了一点,不过白流苏亦是温吞的,她会笑吟吟地把蚊香踢到床下去。这种女人骨子里其实是不怕的,因为是香港成全了她,而不是她成全了香港。其实说到有关香港的电视剧,tvb拍得简直是数不胜数,一度让大家对黄大仙、山顶道、将军澳都认得滚瓜烂熟。可是那毕竟是tvb呀,大陆剧里的香港,总多少带点矜持的洋派,偶尔一晃标志性的建筑,说明这就是香港了。空得了香港的皮,却没有得香港的魂。现代剧里的香港,倒不如年代剧里的香港来得真。
时代剧不好拍,偶像剧更难拍。韩剧大热的时候,央视曾经跟韩国kbs联合出品过一部偶像剧,叫《北京,我的爱》。这部戏里头的北京倒是拍得真美,这种美不是偶像剧常见的跑车、豪宅的美,而是真正的北京的那种美。电视剧里孙菲菲骑着自行车,穿过大街小巷,那些平常的胡同、卖字画的小摊贩、杂乱的店铺、走过的路人、红色的出租车……配上北京初冬凛冽的寒风,让人顿时想起对这座城市的全部记忆。北京的美是大气磅礴的,是粗犷却又精致的,北京的偶像剧也是浪漫里带点俏皮,好似当年大热的《奋斗》,一眼就让人知道这个故事没有发生在别处,一定是北京。不管是米莱的房子,还是徐志森教陆涛开车的那条街,或者是杨晓芸的精品装饰店,都深刻地烙着这个城市最深的烙印。这是个典型的北京爱情故事,连上海姑娘马伊琍都一丝不苟地演出了北京大妞的风采与神韵。主角们贫嘴耍着嘴皮子,连“贫嘴”这个词,都是源自京腔京韵。而观众从这部电视里认出了五道口,认出了昆仑饭店,认出了北四环,甚至认出了棕榈泉社区。北京就是这样,它连爱情都是生机勃勃、不可一世,哪怕背后有十万红尘、九重恩怨,不要紧,喝杯啤酒,沿马路牙子再溜两圈,所有的一切都可以重新来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