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堂的南边区域放了许多椅子,有些人正坐在上面。而大堂的中间位置,则是铺设了许多苇席,有的苇席中间还拉着布帘子,显然是遮挡**。
一个灰头土脸,穿着黑棉袄的大汉正自坐在躺在苇席上,裤腿挽了起来,露出了右脚和腿儿,那里呈现出一种不自然的弯曲,正好是跟正常人反着的。弯曲的地方肿起了一个大包,发青发肿,显然里面满是淤血。显然,他这条腿是生生的让人给打折了。
一个四十来岁,穿着白色长衫,大夫模样的中年人正在旁边皱着眉头仔细瞧着。那汉子时不时的发出一声惨叫,在他旁边还站着几个二十来岁一看就知道是街面上青皮混混儿的人物,满脸焦急。
放眼看去,这药铺中足有十几号病人在就诊。而伙计青衣,大夫白衣,穿着玄色衣服的,却唯有那老者一人。
他从后门进来,眼睛四处看了看,便找到了坐在南边儿椅子上的董策,赶紧走过去,拱手道:“可此处实在是逼仄,怠慢了大人,还请恕罪。”
董策淡淡一笑:“老先生客气了。我那两个属下?”
“哦,大人请放心。”老者捋了捋花白的胡须,笑道:“老夫已经为他们清洗了伤口,敷上了上好的伤药,只要是将养上十余日,便可痊愈了。”
董策头:“那,本官就放心了。”
这里是济世堂,阳和县最有名的医馆。
这济世堂已经在阳和县开了二百多年了,传到现在已经是第六代传人,便是董策眼前这位须发尽白,却是红光满面,精神矍铄的老人家。老人家姓姬,一个很古老的姓氏,名时春。他年岁大了,便把掌柜的职位传给了儿子,自己做了医馆的供奉,只挂了个名头。平日里便是在后院家中种种药草,研读医书,很少替人医治。这次若不是董策亮出了自己的官位,怕是还真请不动他。
所谓医馆,实际上就是古代的医院,或者更确切一,相当于是现代的诊所。
因为一来,这些医馆规模都比较,二来基本上都是私人的。公家的倒是也有,但是很少,极少,一个县也就是那么一两家不得了。但是私人的医馆,一个县再怎么四五家也是有的。像是阳和这等大县,足足有医馆十几家。
这个年代老百姓生病了上哪看病去?是大夫家里,其实这个“家里”是准的,确切地,应该是医馆。大夫常常将自己的住处分出一些厅堂、房间来设作“医馆”,供诊病以及重病病人休息之用。
明朝的医馆,通常是前面为馆,后面为家,乃是大夫和杂役伙计的住处。规模一的医馆,住处和前堂也就是隔着一堵墙,有的那极为简陋的,甚至是外屋为馆,内屋就是住处。但是规模大一些,讲究一些的,则是临街的店面作为医馆,后面通常还有个院子。
这济世堂医馆,便是在阳和城也算得上是数一数二的老字号,大门面了,规模很大。前面有四大间门面房作为医馆,后面还有一个大院子。甚至院子里面开出了专门的花圃和住院部——也就是那两间宽敞明亮,通风极好的大屋。
这会儿的医馆,通常是兼着生药铺子的功能,病人来了看病,看完就在这里抓药,也是方便。而且还省钱,医馆赚了你的诊金,便会少赚一些药钱。
济世堂自然也不例外,靠着墙的那些大柜子,已经是二百多年前打造的老家什了,坚固厚重,里面储存了几千斤生药,分门别类存放着。而那些忙忙碌碌的伙计们,还有那些白衣的医师,却不是雇佣的,他们基本上都是姬时春老先生的徒弟徒孙。这济世堂的学徒一共分为三等,最下一等的,便是那些四处奔走的伙计、在外面迎着门的杂役,以及给客人送方子送药,在梯子上爬上爬下的抓药的伙计。没人教他们,他们只是干活儿,还没有学习的资格,当然,也不排除坐班的大夫一时间心情好,指他们几句,那就是莫大的恩惠。他们就是干活儿,还有便是打熬心性,这个过程通常是三年到五年的时间。当然,这么长的时间,日常耳濡目染的浸yín其中,只要不是太笨的,资质太差的,多半是已经能够把药物分清楚,药名记住,药理知道大概了。一些简单的病症,也能够知道抓哪些药了。而在这里干活儿满了三年到五年之后,便是开始学习,这才是真正到了学徒的阶段。大掌柜的会为他们指一位师傅,让他们跟着这位师傅学习经验,为人治病诊断等等。他们可不是只跟着学习那般简单,还得为师傅家里跳水劈柴,洗衣做饭,有些甚至伺候师傅洗脚,总归是让你干的你就得干!不想干?行啊,那滚蛋,有的是人抢破头的想进来。
%77%77%77%e%64%75%0%0%e%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