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中午时分,一骑快马自镇河堡中而来,那名负责传令的小旗给董策送来的一封公文。
是冀北兵备道衙门下发,下面盖了阳高卫指挥使和镇羌堡守备官大印的一封调令——十里铺六十刘名军兵连同他们的家属,一共六十六户军户,军籍一并被调入磐石堡的编制。
董策没有想到,刘若宰这事儿办的这般漂亮利索,那些兵丁连同家人一起调来,这就解了后顾之忧。
他接到调令之后,第一时间就命令石进前往十里铺征调那些军户过来,现如今十里铺管队官许如桀战死,他这个贴队官就暂管十里铺事务。在新的任命下来之前,他就是这十里铺的最高长官,因此也无需跟谁交接,直接然石进去传令执行就是了。
军户迁移,而且一下子就是六十六家,这可是一个不小的工程。
调令在前,军户们自然是没有敢不听从命令的,只不过总要许多东西要收拾,他们虽然都很是贫穷,但越是如此,就越是对手里头那些瓶瓶罐罐,破烂家世舍不得。而且总要和乡邻们告别,再去拜过祖坟,方才能够上路,光光是这几项,就不知道须得多少时间才行。
是以虽然董策已经吩咐石进加紧催促,但还是在第三日的上午,董策才在城墙上远远看到了那一支正在缓缓蠕动的庞大队伍。
六十六家军户像是逃荒的难民一般,无论男女,多半都是衣衫褴褛,男丁还好些,无论如何,身上总有一件儿鸳鸯战袄可以穿,女的就要惨多了,有的都不知道多少年没有添置衣服了。在十里铺的时候还好些,说不得就是少出门也似,反正在家里就算是光着腚谁能瞧见?了不得轮流出门,和自家男人穿一条裤子。但是这会儿总是不行了,于是有的女人里面裹了些破布,外面则是披着一块儿毡子,把整个身子都裹住了。
男人们多半肩膀上挑着扁担,前后两个箩筐里头装满了沉重的家伙事,女人和孩子也都搬了许多的东西,因此速度非常慢,时不时的队伍还要停下来休息一下。所幸的是十里铺距离大石崮并不远,一个上午或是下午就能过来了,连饭都不用在路上吃,若不然的话就又是一番了不得的麻烦。
队伍里面很安静,大伙儿只是闷着头走着。今天天气阴沉沉的,但是又看不出下雨的迹象,风有些冷,从北边呼呼席卷过来,一张口就灌进一嘴去。
有些人脸上有些怨气,只不过更多的却是麻木,石进策马在队伍边上,披着一身厚重的鱼鳞铁叶甲,苍鹰一般锐利的眼神不时的在每个人脸上扫过,没有人敢和他对视。而在他身后,却是行驶着一辆马车,两辆牛车。当前那马车不新,甚至可以说已经是颇为的老旧了,材质样式也都很一般,就是那等乡间小地方常见的马车。只不过那马倒是很精神,马夫是一个三十多岁的中年汉子。那牛车就纯然是拉货的了,上面东西堆得高高的,外面盖了毡布,也不知道里头是什么。
当这个庞大而沉默的队伍终于走到甘河边儿上的时候,所有人都是不由自主的惊呆了,他们张大了嘴,满脸的不敢置信。接着,便是发出了一阵巨大的惊叹声,有些人更是失神的大叫道:“老天爷,这还是大石崮么?我没花了眼吧?”
这还是原先那个荒凉破败,杂草丛生,荒无人烟的大石崮么?
说实话,对于此次调动,这些军户们都是一肚子的怨气。任是谁正活得好好的——虽然不能说富裕,甚至已经快要接近饿死的边缘,但是总是故土难离——却是一纸调令忽然发过来,直接把你调到一个之前完全没有去过的地方。
不愿意离开家乡是每个人都会有的情绪,这是人类的本能——对未来的恐惧和对现有生活的不愿放弃。虽然新生活可能比现在的生活更好,但是也只是可能,除非是现在的生活实在难以为继,就要活不下去了,否则的话,是一定更愿意就这么凑活着过下去的。
更别说大石崮他们中也有人听说过,那里就是一片荒原,吃的也没有,喝的也没有,住的地方也没有,更别说种地什么的了。虽说改了个名字现在叫磐石堡了,难不成就能变了?
把咱们调到那儿去做什么?去了那儿吃什么,喝什么?难不成要把咱们给生生饿死?
不过这些怨怒,也只能埋在心里,半点儿都不敢表露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