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这十里铺的老卒,也是世袭的军户人家出身,当初董策的父亲任贴队官的时候,是总旗的官衔,而黄季便是他当时手底下最得力的一个小旗,同时也是他的管家。两人的关系之亲密,可见一斑,既是上下级,也是手足。他是看着董策和他哥哥长大的,只唤他二郎,这些年来,多亏了他照拂,若不然的话,董策就不是让人欺负那般简单了。按照大明的规矩,边军南兵也就是客军,每月有饷一两五钱,本色米五斗,家丁每月有银二两三钱五分,北军每月止有米一石折银一两。
明季末年,克扣成风,自上而下,无有禁止。别人的饷银多半克扣七成,还给你留下三成来到手,董策好欺负,他的饷银从来都是被克扣了的,若不是黄季把他的饷银拿出来,怕是董策已经饿死。
所谓忠义,不过如此!
董策微微侧了侧头,不让自己的眼泪滴下来,过了一会儿,他才道:“季叔,这些年,多谢了。”
黄季脸上微现怒容:“自家人,说什么见外的话,你若再这般,我便不认你了。”
“侄儿失言了。”董策微微一笑:“今日的董策,已经不是昔日之董策了。季叔,这里不方便说话,明日咱们找机会再说。”
董策似乎是缓过劲儿来了,站起身来,晃晃悠悠的向着堡里走去。
他那鹤立鸡群的壮实身板儿的到着实是吸引了不少女人的目光,都是打眼儿偷偷的瞧着,心道这癞狗子虽说窝囊憨傻,可那一身腱子肉当真不是假的,不少人的眼光便是挪到了他的胯下,董策那只穿了一身鼻犊短裤,也已经湿透了,便彰显出下体那硕大的轮廓来。
不少女人都是偷偷的咽了口唾沫,有那骚浪的,下体便已经湿了。心里盘算着怎生把这后生给勾上床来,这混小子怕是还未曾尝到过女人的滋味吧?
这十里铺乃是镇羌堡下属,镇羌堡位居于九边要冲,隶属于阳和卫,而阳和卫隶属于大同镇总兵辖下,这里是整个九边的最外围,数十里之外,便是长城的地盘儿了。为了防备鞑子的入侵,这里的寨堡修的很是密集,中型的寨堡三五里便是一个,至于火路墩更是达到了几乎一里一个的程度。
可惜这些耗费了几千万两白银,几乎把大明的血液给抽干净的工程,对于鞑子还是没什么用,后金铁骑是想来就来,想走就走,几乎把这里当成了自己的后花园一般。
十里铺居住了百多户人家,四百多口人,算是不小的了,其中大部分都是守军家眷。
为了防备鞑子,九边的堡寨有个共同点,无论大小,都是城墙高耸,十里铺周围不过二里又五十步,城墙却是足有十三四米高,都是用大青砖砌成,底下是麻石打的根基。这会儿城墙上也有人站岗放哨。
外表光鲜,进去之后才能发现其中破败,主街道坑坑洼洼,走得很不舒服,两旁一道道狭窄的巷子,布满了低矮破旧的土屋坯房。到处是垃圾和鸡鸭猪粪,街上污水横流,散发着一股股味道。匆匆而过的男女大多脸有菜色,身材干瘦,神情麻木,很多小孩甚至没有衣服穿,只是光着屁股到处乱跑。
董策不由得心有所感,这些军户好歹还是有军饷拿的尚且如此,明末百姓穷困,可见一斑。
也难怪李自成张献忠群贼奋勇而起,陕北连年大旱,朝廷又是往死里催逼,加征辽饷,人都活不下去了,能不造反么?
一路过来,不少人喊着董策癞狗子的外号拿他取消,董策只是阴沉着脸往里走,众人都知道了孙如虎那档子事儿,都道他吓傻了,到也不以为意、
走到前面十字路口的拐角处,董策在一家门口驻足。
这家门前还有三级台阶,门楼也是砖砌的,跟周围那些低矮的土坯房形成鲜明的对比。门楣上头还砌着多子多福的砖雕,显示着这户人家在十里铺不同一般的地位。
这是孙如虎的宅邸,整个十里铺比它规格更高,修建的更体面的就是管队官许如桀的府邸了。
还几年前,这里是董策的家,而现在,大门上头挂着的牌匾上,写着的是‘孙府’的字样。
看着这座宅邸,董策眼中闪过一道火热,他摇摇头,强自忍住了。
现在还不是进去的时候,且等等看,用不了多久了。
正要离开,府邸的大门哐当一声被推开了,两个穿着青布衣裳满脸横肉身材粗壮的大脚婆子护着一个妇人走了出来。
那妇人约莫二十三四岁的年纪,长相颇为的秀丽,脸色苍白,眼角犹自挂着泪痕,看了董策一眼,便是急匆匆的向着城外而去。
记忆告诉董策,乃是孙如虎的女人,只不过不知道是妻还是妾。
他摇摇头,向着自己窝儿走去。
不是家,只是窝。
自从被孙如虎赶出来之后,董策便没有家了,他在靠着城墙的地方用木板树枝土坯搭建了一个窝棚,当真是狗窝一般,里面不过是一丈方圆,又黑又脏,人刚刚能够直起身子,堆满了各种杂物,散发出一种奇怪的味道。
走了这一路,本来湿透的鼻犊短裤竟然已经被体热蒸干了,董策随便从那堆垃圾里面扒拉出一件儿破烂衣服披上,然后便是费力翻找起来,好一会儿功夫,终于是找到了自己想要的。
那是一把腰刀,董策身为边军的武器。
长三尺重一斤十两的腰刀拿在手里有些轻飘飘的没什么重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