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你有竹简,有绢帛,但你没有书。要抄一本书,你得不远千里寻师访求。话说回来,如果老师不收你,你到哪里抄书去?因此在这个年代,读书求学,是一件极为奢侈的事,一般贫穷百姓想都不敢想。
当然,如果你出身读书家庭,那这书的问题也就解决了。本朝爵位虽然不可世袭,而书本世袭却是天经地义的事,没有人可以干涉。有了世代的书本就有了世代经学,有了世代经学,便可世代入仕。比如象许劭这种人,你不做官,皇帝也要逼着你做官。因此,学问与书本,其实就是权势和财富。黄金满屋,不如遗子一经,就是这个道理。当时一个读书家庭,很容易变成一个做官家庭,做官家庭也就是有钱有势的家庭。
如果家里有一个做到二千石的官,当上一郡太守,便可有权察举。经他察举的便是他的门生故吏。这些人发达后,对故主总要报点私恩,必然也会察举他的后人。每郡的孝廉人数有限,于是这有限的名额就落在了几个有限的家庭里。这几个有限的家庭就成了所谓的世族门第。这些门阀世族每个郡都有,他们越来越兴旺,此郡做官的人也就越来越多。由此可以想象,在这种环境下,吏治腐败也就成了必然。
一个好的制度变成了坏的制度,尤其是这种关系到王朝兴衰,国家兴亡的制度变坏了,大汉自然也就不可避免地走向了没落。
唯才是举,说起来很轻松,说了几百年了,结果这个“才”是有,这个“举”却出了问题。
要想真正做到唯才是举,难度非常大,这个“才”和“举”的矛盾非常突出。
现在能读书的,家境都不错,没钱读不了书。
到目前为止,听说放牛的不但读了书,还做了官的,目前只有经许劭点评的豫州六贤之一的虞承贤。
这样的人,在大汉有多少?
不过这个虞承贤在被许劭点评之前,是个乡里的牧监,不是放牛赶车的。这就象何进不是屠夫一样,这个人其实也还是个读书人,不过地位低下而已。但正因为地位低下和生活拮据,他没有到太学读书的机会,随即也就失去了被察举的可能。然而,话说回来,这种人毕竟很少,真正读书人或多或少都有一定的财产,这种人也或多或少和门阀富豪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举”来“举”去,还是门阀世族的人,象汝南的袁阀、许阀,颖川的荀阀,关西的杨阀,关中的马阀,哪一家不是有十几个甚至几十个做官的?
察举制度是门阀士族发展的工具,所以如何才能做到唯才是举,成了实施和保证改制成功的关键。没有人去推行和维持改制之策,社稷终究难以中兴。
王允、卢植等老臣虽然知道这些原因,但是怎么改他们也无从下手。
许劭曾是本朝点评名家,所主持的“月旦评”天下知名,经他点评和举荐的人才,事实证明都是非常不错的。
卢植曾经想利用这种办法解决人才问题,但这种办法在一定程度上打击和遏制了门阀世族对权柄的垄断,所以在冀州遭到了极大的阻力。
参予改制讨论的冀州等诸多门阀大吏异口同声表示了反对。
王允等人虽然想改变,但是他们不得不妥协,冀州门阀数不胜数,得罪了他们,冀州就会大乱。
但是选拔制度直接关系到社稷的中兴,国策的持续、正确的执行,所以,卢植等人拒不让步。
胡才本来以为拿下了冀州,缓解了并州危机,但现在看起来,并不如此。治国和打仗比起来,两者的难度有天壤之别。自己为此常常感到心力交瘁,难以支撑。什么时候形势才能好一点,治国才能容易一点?
目前虎贲军诸将都是追随自己征战多年的悍将,虽然派系林立,摩擦时有发生,但还没有危及到jūn_duì的稳定,频繁的整军换将还是起到了一定的效果。
然而,诸多大吏就不是派系林立,矛盾尖锐的问题了,而是在治国策略上,彼此之间有重大的分歧。这个分歧没有办法解决,只有让那些政见不同的人离开大将军府。但现在朝廷的文官有几大势力,到底让哪些人离开,把哪些人调任,还留下哪些人,却让胡才头痛不已。
胡才想到了历史上的几种制度,特别是科举制,在胡才看来,解决门阀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科举制,但是现在在这些门阀面前,科举制他连提都不能提出来,否则的话,就等于与天下的豪门士族为敌,胡才并不认为自己有这个能力,也不认为在寒门中有那么多人才为他治理天下。
几年前,胡才就在安邑建立军政学院,几年的发展,军政学院已经在并州,河东安排了不少人,但毕竟建立的时间短,现在这些人处于底层,想用他们,必须还需要几年时间,而且随着地盘越来越大,为了不得罪门阀,军政学院一直安排在安邑山区。
现在晋阳朝廷的文官势力最大的就是这一帮来自长安朝廷的老臣,也是力主改制和中兴社稷的中坚力量。
由于少帝的继位,并州,冀州的门阀投靠了晋阳朝廷,而这些门阀中,大部分在胡才占领并州和冀州后没有投靠的门阀士族。
王允,黄琬,杨彪,卢植,马日磾,伏完等,这些是晋阳朝廷的顶梁柱,如果没有他们,晋阳朝廷是支持不起来的。
胡才虽然武力强悍,虎贲军十几万,但是他身边的文官还是太少了,石泉,张平,霍邱,李肃,李临等,这些人无任在什么方面都不是王允他们的对手。
因此,胡才发现,哪怕自己建立了晋阳朝廷,立了少帝,解决了董卓带来的麻烦,新的麻烦又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