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容被夫君的产业吓了一跳,却也相信赴京的钱银足够,暂时不用担心。
林正的小伤休养几天就好了,然后赶着参加各种聚会。这些诗会文会多是当届举人之间的,他不怎么会作诗,但毕竟还是不能不给面子。同届同乡,以后都是官场上重要的人脉关系。
赵容则开始为两个月后的上京做准备,林正那种除了衣服和钱什么都不带的观点,她理解不了,也不会去做。林家的仆役都已经知道了要去京城的事情,大约是林正在聘他们的时候就做了准备,男的选得多是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丫鬟侍女则是家中子女众多管不来的,对于去京城她们都没什么抵触。
这天赵容正和林德商量着要带的东西,是仆役前来禀报,说是来了亲戚。
亲戚?赵容嫁过来也有两个多月了,还不知道林家有什么亲戚。
林家世代单传,林正父亲又早逝,难不成是婆婆那边的?但是婆婆不是流落到此的难民吗?有亲戚能找到这边。
不过赵容不敢怠慢,连忙让人请进来。
过了一会儿,赵容就见到清荷领进来一个四十多岁的妇人,那妇人长得一般,面色发黄,身材瘦小,穿的衣服破破烂烂,头发梳的倒是整齐。左右手各牵着一个孩子,胸前还绑着一个几月的婴孩。
应该是哪里过来的穷亲戚吧!
赵容心里有了思量,面露微笑问道:“夫人说与我家有亲,可否说说是什么亲?”
那妇人大概没见过什么世面,一脸畏惧,惶恐不安的四下偷瞄着,听了这句问话,连忙答道:“我是来找花姐姐的。”
什么花姐姐?这妇人的年龄,能当她姐姐的家中只有婆婆吧,赵容不知道婆婆的闺名,也不太确定,便问道:“你是老太太的妹妹?”
妇人犹豫了一下,然后迅速点点头。
因为白云寺的事情,婆婆最近无精打采的,虽然没听婆婆说自己有什么妹妹,但如果真的是一门亲戚,想必婆婆会高兴些。
赵容便唤春兰去叫林母过来。
妇人牵着的两个孩子都是女孩,一个**岁,一个约莫四五岁的样子,身材都非常的瘦小。赵容旁边的桌子上摆着一盘糕点,那两个孩子就紧紧盯着那漂亮的糕点,死命咽唾沫。
赵容让清莲领着妇人坐下,然后又用端来茶水,再拿来几盘点心。
两个孩子坐下了,手就抓向那点心,妇人正惶恐着呢,一时没注意,等到发现,连忙怕掉孩子手里的糕点:“这是别人家,不能这么没规矩!”她小声在孩子耳边说道。
声音虽小,但屋里没有其他人,赵容听到,道:“没关系,让她们吃吧。”
那两个孩子的架势可不是什么喜欢吃糕点,完全是狼吞虎咽,像是没吃饱一样。
两个孩子连忙把糕点塞进嘴里,这糕点都是比较干口的,她们不多时就哽住了,妇人马上倒茶给她们灌下去。
就在这个时候,林母过来了,她看到妇人明显一愣。
赵容走到婆婆身边,扶住婆婆的手,问道:“娘,可是认得?”
妇人这时候顾不上孩子了,两眼垂泪看着林母,叫了声“姐姐”。
“阿芳,你竟然来了,前几日我还梦到你呢!”林母也是激动不已,马上走上前握住妇人的手。“你一走就是二十年,没了音讯,我还以为再难见到你。”
“我也以为见不到姐姐了。”妇人刚开始见到林母也很激动,但是过了一会,应该是发觉身份的不同,便畏手畏脚的要抽回自己的手。
林母却是不肯,拉着她便滔滔不绝的说了起来,话中无非是些往事。
妇人应声几句,说得到不多,后面提到怎么过来了,这才拉着自己几个孩子,开始说了起来。
赵容在一旁也是听明白了。
这个妇人不算有血缘的亲戚,但关系也不一般。
林母当年流落到弯山村,是这妇人捡到,然后带到家里喂了饭救了命的。就连林母嫁人,也是这妇人的爹娘帮忙张罗,出嫁也是从这妇人家里走的。当时这个妇人还是个女孩,比林母小五六岁,林母一直把她当做妹妹看待,唤妇人的父母也是干爹干娘的叫。
后面林母出嫁几年后,这妇人嫁了小吏,后面还把父母兄弟都拉进了城里,似乎是混得不错,因为路远,两家人很快就没了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