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沈丞相回了府,饭都没吃,直接唤了沈令音入书房。
一进屋,沈令音磕头行大礼。
“女儿不孝,未能常侍爹娘身畔。”
沈丞相上前扶起她。fù_nǚ两个含泪叙聊往事。
三个儿女中,沈丞相最疼的,乃是沈令音。
沈游之出生那会,沈家夫妻想着如何将孩子培养为成功人士,花了不少心思。严格遵照精英教育的原则来训导,沈游之一岁便能识字写字,此后一路秒杀别人。沈氏夫妇更加笃定严厉教育的决心。
等到沈令音出生,事情就变了个样。
她是早产儿,身子骨不好,自吃饭起便吃药,好不容易带活到三岁,又生了一场大病。几乎去了半条命。
会哭的孩子有奶吃。沈氏夫妇只好暂时放下严苛的手段,悉心爱护这个女儿。索性沈令音懂事,从不让人操心,学习甚是优秀,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八岁那年便得了才女的称号。
江南山好水好,为了养病,沈氏夫妇忍痛将女儿送至苏州凌家。一去便是六年。如今回来,且以后都不走了,沈丞相自是激动。
聊了许久,沈丞相点开正题,说起了太子选妃的事。
沈令音含羞点点头,“母亲同我说过的。”
沈丞相道:“此次你转学至经仪堂,除了等待明年升入明晖堂之外,另有一事,需得你多加上心。如今的太子妃人选,乃是徐家次女,名唤徐冉,与你是一个堂的。虽然她构不成什么威胁,但小心行事总没错,你千万注意。”
沈令音一愣,想起白天见过的徐冉。
鹅蛋脸两腮嘟嘟肉,笑起来露出两颗大白牙,长得倒是讨喜。太子竟选了她么?
虽有疑惑,却并未多问,应下道:“女儿知道了。”
隔天徐冉去上学,发现沈令音在位子上等着她。
沈令音是来向她请教堂内之事。比如说早读几点开始什么时候该交堂外题之类的,都是些琐事。
沈令音全程非常有礼貌,徐冉心中暗暗赞叹,女神就是女神,无时无刻不透露着良好的涵养。
徐冉热情为她解惑,领着她去见堂里的课代表。并且特意在早读课上,占用短暂的五分钟,为沈令音举办了欢迎仪式。
堂下男同学掌声格外大,徐冉往外一瞥,嘿好家伙,窗上还趴着几个呢!估计是逃学来看女神的。
女神引发的热潮终是在几天后消退。这一回,风倒是刮向徐冉了。
起因是赵燕的记忆图表被人瞧见了,赵燕顺势向人安利了徐冉的记忆图表。一传十,十传百,很快,六级三堂便开始有了个奇怪的传闻。
“据说徐冉考三门满分,就是因为有了那个玩意,叫什么记忆图表的。”
因着这波传闻,之前因着徐冉考试三门满分一直想问秘诀的人,纷纷跑过来问徐冉。
徐冉耐心相授。
后来问的人多了,徐冉索性将自己的背书法子写在纸上,如何根据图表制定合适的背书任务,写得非常详细。印成三十份,每人发一份。
沈令音看着手上的印本,虽然不想要,却还是收下了。对于她而言,根本不需要这些死记硬背的法子。
递到韩通跟前时,韩通快速瞄一眼,死鸭子嘴硬说不要,徐冉懒得理他,秉承着全班人人都有不能让一个人落单的原则,硬是将印本塞到了韩通手上。
等转过身,余光便瞄见韩通已经翻起印本看起来。徐冉摊开手耸耸肩。
还剩一份,是给李信的。
李信翘着二郎腿,一双眼睛盯着前面沈令音的背影。
天仙呐。
忽地有人拦住视线,抬头一瞧,是徐冉。
李信不太高兴,“你走开点。”别挡着他看美人。
徐冉放下东西就走。被人喊住,李信一脸惊讶,拿着印本问:“这是给我的?”
徐冉点点头,“大家都有,你肯定也有。”
李信一愣。这姑娘是不是傻,前阵子他刚说要打她呢。
还要说什么,抬眼一瞧,徐冉已经走了。
李信拿起印本,作势便要丢掉,动作都落了一半,又止住了。随手往书兜里一塞。
看看又不会少块肉,徐冉乐意给,他就乐意接。
然后继续发呆看美人。
因着徐冉的记忆法,三堂学子在背诵方面取得了质的飞跃。大家都很高兴,夫子们自然更是高兴。
徐冉则发现,她在堂里好像有人气了?
具体体现在上学下学时的招呼礼。以前从未有人跟她打过招呼,现在不一样了。只要在街上碰到同堂学子,人家一见是徐家的轿子,便差人来问是不是徐二娘子。然后一路加速,赶着上来同她打招呼。
下学时也这样,偶尔见到几个晚回去的同班同学,人家上来就是帮她拿书,嘴上念叨:“班使辛苦了。”
徐冉内心小欣喜。
受人欢迎的感觉可真好。
度过了高兴的六天学堂生活,第七天徐冉又要到东宫报到。因着太子分给她书房的事,徐冉决定发挥报恩的好品德。
于是她兜了一大堆零嘴上东宫。
太子看着眼前摊开的吃食,微微扯了扯嘴角,冷声问:“这都是些什么?”
徐冉如数家珍:“这个是西街如娘家的软糯糍粑,排了好久队才买到的。这个是东街王大郎家的烤鸭,又香又酥,简直人间美味。还有这个……”叽里咕噜说了一堆。说完自己也馋了。
太子仍旧面无表情,“你拿这些来做什么?”
徐冉眸子一闪一闪,亮澄澄的。“这些都是我最喜欢的东西,拿来给殿下做谢礼,谢谢殿下分了书房给我。”
果然学神吃不惯这些,啊,看那满满的嫌弃眼神,她就不该拿这些来的。徐冉犹豫片刻,想着还是自己吃好了,手刚伸出去,前头太子问:“你又要作甚?”
徐冉有些沮丧,“我不该擅作主张,现在就收起来……”保证不碍着学神您的眼。
太子皱眉,先她一步拿起手帕将东西收起来。冷言冷语地丢下一句:“孤虽不喜欢,但感念你的心意,勉为其难收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