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干,我们才能最大限度的避免失败及伤害,才能得到最大的成功。这是一个成功的团体的成功要素。做为皇帝,真正要管的不是一个国家,而就是眼前的大臣。皇帝要敏锐的把握每一个朝臣的长处和短处,再把他放到最合适的位置上让他发挥作用就好。剩下的就是在大臣们提供的方案中选择一个最好的方案,支持他做下去就好。
这么说起来,当皇帝好像不难呀?这是谁说的混账话,光绪望着堆满桌面的奏折就想骂娘。桌子上能堆多少奏折?光绪让寇连材数了一数,才不过二十余层就已经多达600余份。光是看就要看到猴年马月,更何况还要去考虑可行性,必要时要做出修正的批示。这干到明天也干不完。为什么慈禧当政时她老人家还有时间看戏?
不是说宰相和六部都会审查并废黜一批折子后再将其不能决定的折子递上来吗,为什么到了朕这里还有这么多。不行。要把李鸿章叫来,问问他这个总理是怎么当的。
“皇上,这里大部分都是各地请办工业厂矿的折子。各地督抚巡抚均无这方面的经验,只能上折请示。而这又涉及到国家层面的布局,只能请皇上圣裁。”李鸿章是实话。就如同李鸿章所说的那样,中国现在的大部分地方跟本没有几个懂工业到底是怎么回事,他还停留在制器之器的阶段。的确,这里面来自与两江的折子最少。严复经过几年摸索后,已经有比较明确的发展思路。至于李鸿章欲将严复调至朝廷这提议还是被光绪给压下了。
严复现在的任务已经从治理两江为朝廷提供税赋为主,演变成了通过学习实践为朝廷培养可用的官员上来。直隶、东北现在很多的地方官员或专业人才都是从两江出来的。他们在大学堂内短暂的学习后经过两江的实践,如今任职地方到也干的有模有样。调严复进京就算了,让他进京奏对还有必要的。
“皇上,朝廷如今万事繁杂,均需皇上圣裁。还请皇上保重龙体。皇上您看是不是抽个时间见见安南、暹罗和缅甸的使臣?”
对喔,前面光想着对付慈禧,现在又沉浸在朝政里,到是把这些人给忘了:“也好。朕也换换脑子。马上安排时间。不必宣扬,莫让英法等国知道。”
第二天,安南、暹罗和缅甸的使臣被秘密接进瀛台。紫光阁内光绪以上国皇帝之尊,在总理李鸿章和外交部长唐绍仪的陪同下接见了三国使臣,三跪九叩的朝觐大礼被执行的一丝不苟,贡品自然是不能少,就算只是一块普通的玉石,但这也是藩属国朝贡的礼节之一。
大清与三国达成了什么协议没人知道,甚至三国使臣离开北京都没惊动洋人。因为就在接见三国使臣的那天,大清颁布了一条新的法令――《大清货币发行章程》。
货币是什么?能和银子一样吗?老百姓不懂这些,但《时务报》上很通俗的解释让大家都明白了。其实就是朝廷发行的新式银票。朝廷不许再用银子那是因为会被洋鬼子占便宜,所以要改就金子。但金子交易不便。所以朝廷就用这新式银票代替。大家要赶紧去银行换新式银票,因为一年半以后朝廷就不再收受银子和其它洋人的银元、银票什么的了。老百姓是朴实的。一听用银子会被洋鬼子占便宜那还了得。大清第一次发行国家货币竟然出其的顺利,直让朝廷侧目。“孙大人乃大功于社稷。”李鸿章如是说。
洋人们高兴了,等待已久的清国金本位政策开始了!这里面包含了多少利益可供挖掘呀,各国驻华公使开始频繁出入大清各大衙门,总理李鸿章、外交部长唐绍仪、大清新任财政部长户部侍郎林启兆、新任大清银行行长席立功收礼都已经收到手软。
望着大臣们送来他们收到的礼物,光绪眼都红了:“三尺高的红珊瑚树呀,这美国人还真下血本。为什么他们不给朕送点?”不收受贿赂,这是光绪一直以来秉持的理念。也要求自己原本为数不多的臣子做到,凡是收到了礼品必需上交,再恩出于上由光绪找借口因功赏赐下去。而大臣们也明白,收到的东西最终还是会回到自己手上,只是要在皇上那里寄存一段时间,所以该收的礼还是要收的。这也是很好的激励机制。
“还不是俄国把美国人在东北的产业搞砸了,想从大清这边找点赔偿。皇上,科学院地质分院已经在东北勘探出丰富的资源,这不能落到外人手中。以微臣来看,不如找机会把美国人放到江南,让他们和英国佬掐架去。”林启兆很满意的摸着送给他的红珊瑚树。
“以微臣之见最好是台湾。朝廷现在没有财力顾及台湾,再说台湾的位置比较好呀。”才到京城的严复笑的很贼:“再找个机会把德国人拉进来的话……”
“怎么,英国佬还是想要支持日本吗?”光绪听懂了他们话的意思冷冷一笑:“朝鲜的事让朝鲜人去办,战事结束之后大清再以宗主国身份出面。总之,要让世界上所有人都认为,大清现在要在国内搞建设大跃进,没时间理会其它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