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将军之能,纵使没有元龙,亦可无碍,将军过誉了。”
刘备执陈登手步入府中,突现愁眉道:
“吾弟思虑不周,竟斩杀了车胄,此实遗祸于徐州,如今杀了曹操心腹,曹操如何肯休?若曹操率兵来攻……,唉……刘备心中实为懊悔。”
陈登闻言笑道:
“原来将军因此事而忧,将军勿忧,陈登自有妙计。”
刘备眼前一亮道:
“还望元龙赐教!”
陈登道:
“如今群雄并起,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实为领jūn_rén物,但普天之下,尚有一人曹操深为所惧。”
陈登以眼观刘备,见刘备似有所思,又道:
“如今袁绍坐拥冀、青、幽、并四郡,带甲百万,文官武将无数,今何不先依附于袁绍?”
陈登所言,刘备深感赞同,若想守住徐州,非此人不可。而刘备所想却是另一层面,曹操实为诸侯领jūn_rén物。且观曹操当是天下英雄,如今弃曹投袁,对于郭嘉、荀或之辈自是明珠暗投。但刘备,天下枭雄,怎肯屈居人下?袁绍自来轻视自己,若依附于他,自可有一立锥之地,由此可见其野心不小。
刘备略思片刻,不由踌躇,摇头道:
“袁绍素来与我无来往,况其与公孙瓒交锋之时,我曾助公孙瓒攻之,如今又杀其弟,袁绍安肯容我?”
陈登长身而起笑道:
“哎,如今徐州城中便有一人,与袁家三世通家,若得此人一书,事必成矣。”
刘备闻言略思道:
“元龙所言,莫非郑康成先生?”
陈登淡然一笑,连连点头:
“然也!”
原来陈登所说的正是郑玄郑康成,这郑玄一心修道求学,涉猎甚广。桓帝年间十常侍之乱方退隐山林,自此再不参与三国乱世,确是方外中人。三国初年,刘备游历天下之时,曾在其门下求学,郑玄更将其金龙之相隐于足下。
后来,刘备在徐州任徐州牧时,郑玄亦在徐州,刘备便时常前去求教,礼仪甚厚。而郑玄家世与袁绍家世三世相交,甚有交情。
刘备一拍脑门道:
“幸元龙提醒。”
当下,刘备想起此人,便同陈登亲至郑玄家中,求其作书。郑玄早知刘备真身,慨然应允,写书一封付与刘备,刘备差孙乾星夜前往袁绍处求救。
却说袁绍,于易京灭公孙瓒后,派其长子袁谭出任青州太守,袁绍驾下有一谋士名唤沮授,此人看出此为祸端,暗思,袁绍在世尚可,但若袁绍一死,则袁家必乱!想及此处便上言劝谏袁绍。
袁绍不听其劝,竟道:
“吾想令诸子各据一州,以观其能。”
于是不听劝阻,又以中子袁熙为幽州太守,外甥高干为并州太守,沮授暗自摇头,知劝其无用,也不自劝,只可惜此人谋略过人,却不会死谏,此皆为此人本相所致。
先不提沮授,且说如今北方已定,袁绍并四州之威,早已虎视中原。
这日,袁绍正在府中与众谋士议事,却闻有刘备使者求见,袁绍颇为惊诧,刘备与自己素来不睦,何来书信?展信一览,不由心中一动,看众谋士均有奇色,袁绍道:
“刘备欲吾发兵救他,哼!此人灭我胞弟,本不当救,但有郑尚书书信在此……唉,此事实难办也,诸位怎么看?”
果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刘备一纸书信,却缓缓拉开了官渡之战的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