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一天天的过去,在百般忙碌之下,终于到了三月八日这天。
一大早张沁儿家就开始起床忙活着了,元绣娘并没有给自己绣繁杂漂亮的嫁衣,只是做了一件红色的棉布衣裳,衣襟和袖口都细心的绣了雍容富贵的牡丹花,花朵绚丽,沾染了无限喜气。
这样一件衣裳,很是体面了,何况平日也是可以穿穿的,不至于压箱底再也用不着了。至于枕巾,那绣的是鸳鸯戏水,端的绣工精湛,拿去县城绣铺里卖了,分分钟就得钱银好几钱去了。
除了元绣娘自身准备的,还有杨氏和冯氏给的添箱,就连张沁儿也送了一根银簪,感动的元绣娘差点落泪。
她与张沁儿不过是有了眼缘,这才多聊了几句,能帮衬的帮衬了一下,谁知到头来却是受了她的照顾了。
元绣娘不肯在张家白吃白喝,提出要给银子,也被张家人拒绝,只说她无妄遭了贼人,如今只剩下些许银子傍身,更应该拿在手中好好过日子,等日后日子好了,再补偿也是可以的。
当然,元绣娘也知道这话不过是推脱,日后哪怕自家日子好了,张家又岂肯收银钱?想到此处更是感动。
“新娘子快别哭了吧,嫁人可是喜事呢!”三文婶子笑着说,她手脚利落的给元绣娘绞
面,然后上妆,三文婶子以前就做过喜娘的活,村里嫁娶都是叫她过去绞面上妆的。
妆已毕,头已梳,元绣娘一身大红色显得十分的喜庆,庄户人家的亲事不那么讲究,但是也不好让元绣娘走着去赵贵山家,于是张志仁牵出自家驴车,杨氏则扶着元绣娘上车,小宝和福儿也跟着上车,权当是金童玉女压轿的。
为了衬托着喜气,驴车上也贴了几个双喜剪纸,端的喜气的很。
其余的人则跟在后面,把元绣娘一起送到赵贵山家,今天是赵贵山家的喜事,这办酒自然也是要在赵家办的。
都是在一个村里,不多时就快到了赵家,杨氏替元绣娘置办的嫁妆家具早已经提前送过来了,连带的还有赵贵山和赵小花的一身新衣裳。
相比起当初的家徒四壁,如今的赵家已经改头换面一般,里头的家具虽然并不如何精致,却也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了。
门窗上都贴着喜庆的剪纸,双喜字是最多的,赵小花站在自己房间的门口,一副傻愣愣的看着渐渐逼近的送亲一行人。
以前赵小花都是和赵贵山睡一间房的,一来是赵小花还小,二来也是整个家只有一张像样的床,而如今爹要娶新媳妇了,自然不好三个人挤在一起,在新床送来之后,赵小花就搬到另外一件空房子去住了。
她身上穿着元绣娘精心做出来的衣裳,粉紫色的衣裳上绣着一些好看的云纹,粉色的布鞋上则绣着两朵桃花,娇俏可爱。
驴车已经到了赵家门口,因为并没有弄围墙圈院子出来,打算把摆酒席的桌子就直接摆在门前的空地上的,有些凹凸不平的地方,也被赵贵山下力气弄平坦些了,他和元绣娘打算日后也砌一个围墙出来,居家过日子感觉还是有个围墙的好,又方便又安全些。
杨氏掀开车帘,扶着元绣娘出来,福儿小宝也穿的十分喜气,跟在身后,一直把元绣娘送进准备好的新房里,整个过程赵贵山都傻笑着,从眉眼处可以看出他是真的很开心。
张志仁就上前给他道喜,赵贵山忙招待着客人,一场寒暄之后,被赵贵山请来的帮忙做饭菜的媳妇就提着一个木桶过来了,里面放着熬好的白粥。
赵贵山忙让大家坐着,又去忙着拿碗筷、下粥小菜过来,此时还早,吃过粥之后,还有的忙活。
送亲的人也就是张志仁家和张志礼家,张家老宅和其他的人都得上午才到去了,都是熟人也就没有那么讲究了,除了福儿小宝几个小孩子陪着元绣娘说说话或者找赵小花说说话之外,都开始忙活起来。
张志仁和张志礼还有赵贵山都去祠堂那边搬桌椅过来,晗生永安也打下手搬些凳子碗筷的,好在赵贵山家也没有多少相好的人家,打算置办的酒席也不过六桌而已,很快就把桌椅的问题都解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