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自古以来就是文人墨客汇聚之地,不仅景色优美,古人留下的诗词歌赋比比皆是,特别是苏轼曾经在这里做官,因为是闲散的官职,西湖就是他经常游览的地方,也留下了很多脍炙人口的诗词,而且西湖的苏堤和东坡肉都是和苏轼有很大的关系。
如今正值盛夏之际,杨柳夹岸,艳桃灼灼,更有湖波如镜,映照倩影,无限柔情,轻风徐徐吹来,柳丝舒卷飘忽,置身堤上,勾魂销魂。
南宋定都临安后,杭州成为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人口激增,经济繁荣,杭州进入了发展的鼎盛时期。在西湖之中游人如织,各国的使臣、商贾、僧侣,赴京赶考的学子,国内来杭贸易的商人等等,要是只看杭州景象绝对是一个盛世皇朝。
西湖泛舟游览极为兴盛,湖中大小船只不下数百舫,皆精巧创造,雕栏画拱,行如平地。这其中就有一个赵天诚所雇用的画舫,而且画舫之上特意打了一面古怪的旗子。
赵天诚所雇用的这艘画舫非常的奇怪,装饰虽然豪华,但是画舫之上除了赵天诚和诸葛观澜外只剩下撑船的人。反而不像其余的画舫那样其中丝竹声声,歌舞升平。
看着繁华的西湖,达官显贵**作乐,赵天诚就是一阵感慨,“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一旁的诸葛观澜赞了一声“好诗啊!没想到公子还有如此才情,如此胸怀,直把杭州作汴州,唉!幸亏宋朝出了公子一样的人物,否则......。”诸葛观澜跟着赵天诚跑了大半个世界,对蒙古和金国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知道要是宋国和金国还是如此的歌舞升平,迟早会倒在蒙古的铁蹄之下。
“观澜也看出来了,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要是观澜没有跟着我走南闯北,即使高中状元也不过是在这西湖之上多一个声色犬马之人。”
诸葛观澜躬身行了一礼道:“多谢公子教诲,观澜终于找到了自己的路。”
赵天诚笑了笑没有说话,古今中外有多少人最初的时候是怀着一颗赤诚的心想要做一番大事造福一方之民,但是最后不过是多了一些尸位素餐之人罢了。
“好一句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看来诚儿出去一趟学到了更多的东西。”高声的赞扬从一艘正在划过来的画舫之中传出。
赵天诚看去果然发现正是昨天的那个太监,陪着一位身穿素色长衫的瘦弱男子正站在船头。
两船相近的时候为了不暴漏身份赵天诚微微的躬身行了一礼,诸葛观澜也不敢太慢,知道眼前的那个瘦弱的男子就是官家,也赶紧行了一礼。
“诚儿不必多礼,到底发生了什么事请?”赵扩赶紧走了过来一把扶住赵天诚有些关心的问道。
看着赵扩威严的神情,但是双眼却隐现泪光,赵天诚也不知道怎么开口,毕竟并不是自己的真正的父亲。
赵天诚刚刚抬头,就看见赵扩身边的那个太监竟然突然一掌打了过来,赵天诚立刻飞身后退,那个太监也不追击,反而护在了赵扩的身前道:“官家,小心!这个人不是太子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