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装甲军1师的3个坦克团,是这次东进的先锋。师长叶齐邦,是装甲兵学院毕业的高才生,参加过解放外蒙的装甲集群作战,是门合军长手下的一员得力干将。他指挥着3个团150辆主战坦克和250辆装甲车,组成了一个“楔形”阵形,像犁田一样,从赤塔向东急进,一举攻破了罗刹军设置在尼布楚的第一道防线,击毁坦克23辆。1师并没有停留,第二天就攻到了莫哥查;第三天又攻到了罗刹军在腾达城一带设置的第二道防线,扫清了城外的守军后,交由后续部队围困该城,部队继续东进。沿途的罗刹军虽然顽强抵抗,一见不敌,只能急忙后撤,所以战斗并不十分激烈。倒是沿途的高山、湖泊、河流、沼泽成了装甲大军的最大敌人。1师带了一个舟桥营、一个机修营和一个辎重营以及大量的筑路器材,并有军区一个陆航团15架直升机从空中支援配合,他们是逢山开路,遇水搭桥,长驱直进。
顾长海指挥调度的水陆两用坦克有50辆配合叶齐邦装甲1师的正面进攻作战,在战役中一直作为攻击的前锋,这种两栖式的坦克发挥出了极大的作战优势。顾长海亲自到了1号坦克上考察,机长杨仁贵也是一个老坦克兵了,才从装甲兵学院进修出来不久,他驾驶着新型的35吨水陆两用坦克,在前面打头开路。坦克一头扎进了结雅河水中,哗哗地就渡过了结雅南面即将封冻的湖面,上岸疾驶到了亚斯内,又淌越过了约1米水深的大片沼泽,在沼泽里,主要是遇到了泥淖和水草的阻碍和缠绕。但是坦克的履带宽,压强小,又有着切割水草的自动刀片装置,高速运转,加上350千瓦功率的喷气式推进器强力推进,提高了坦克的升浮力和动力,在半米深的沼泽水面行进没有问题。50辆水陆两用坦克在徐东鲁团长的带领下,在贝萨一带的河流沼泽中,发挥出了意想不到的作用。首先抢占有了作战的先机,每每在罗刹军认为河流和沼泽天堑敌军不可能出现的地方,华夏国防军的水陆两用坦克却出其不意地就涉河渡水从背后攻了上来,极大地破坏了罗刹军精心设置的要塞防御体系。水陆两用坦克实验部队配合1师,凭借着自身的优势,出其敌后,配合正面,向敌侧后发动了猛烈攻击,接连攻克下了好几座要塞。罗刹军不支,纷纷溃退。第八天,叶齐邦装甲1师终于攻到了北海岸边。
在丘米坎海岸小镇,装甲1师遭遇到了罗刹军守军和海军陆战队近万人的凶猛反击,叶齐邦命3个团在敌舰炮的海岸射程外向两翼展开,阻挡住了罗刹军的凶猛进攻,守住了阵脚。空军运输机在战斗机的掩护下,迅速将一个岸防炮团空运到了丘米坎。炮兵2军军长鲍超亲到一线,布置好了先行运达的20门远程重炮,对罗刹军军舰猛烈轰击,罗刹军舰只得退到了3万米以外的海面,陆地上的罗刹军就被逐步消灭和驱逐干净了。装甲1师守住了海岸线。叶齐邦布置2团镇守乌第河南面的丘米坎镇,3团镇守河北面的安提坎镇,1团配合顾副部长指挥的徐东鲁水陆两用坦克团,又反向西北而攻,相继攻占了乌第斯科耶镇和米尔坎镇,将这一出海口的一大片地面巩固了下来。
坦克炮手王小毛问杨仁贵车长:“咋这地儿的人就这么少呵,尽是茫茫森林和大山,咱jūn_duì的人比老百姓还多。”车长道:“你问我,我问谁去?听说这里的华夏人多年前都被罗刹人赶走了,我想不久我们华夏人就会回来的。反正上级说了:这里是咱华夏祖宗传下来的地儿,地上地下都是宝,哪怕就是一根草,是咱们的,就得收回来;还有这一片祖传的大海,在明朝就称为北海,咱们打回来了,可得要好好守住它们。”
门合35装甲军1师向东打通了出海的口子后,2师和3师随后急向南北两侧扩展,加宽了这条东西向的“走廊”;王进东骑兵1军和鲍超的炮兵2军则割裂和围困住了残存的20多处罗刹军的军事要塞,暂时只围不攻,肃清外围,使之兵力出不来而死守,在这一大片地儿上,只要余下的罗刹军各要塞互相不能呼应,就成为了一座座孤立无援的碉垒,发挥不出应有的作用,对东进战役无所大碍。
吴英36装甲军3个师却战锋一转,600辆坦克和1000辆装甲战车从贝萨一线向东南急攻,直取伯力(哈巴罗夫斯克)而来。
伯力又称“勃利”,一向为华夏领土,北方的军事重镇。唐代在此设勃利州,辽为五国部的剖阿里部驻地,金为胡里改路辖地,元为水达达路管辖,明为奴儿干都司喜申卫治所;清初,始由宁古塔昂邦章京(总管)管辖,后划归三姓副都统管辖。后为满清时代的萨哈连部。城市通江达海,是一个繁华的中心集镇。1858年(清咸丰八年),沙俄罗刹军侵占伯力,建立了军事哨所,并以17世纪沙俄侵略黑龙江的头目哈巴罗夫的名字命名“哈巴罗夫卡”。1860年(清咸丰十年),沙俄强迫清政府签订不平等的《中俄北京条约》,伯力城及其乌苏里江以东至鲸海(鞑靼海峡)的广大地区遂被沙俄割占。1893年改名为“哈巴罗夫斯克”。罗刹国占了这一片地儿后,经营了这些年,已经成为了一个罗刹军在远东的老巢。
网b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