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回沈馨的时候,陌寒师傅正在找刀,亦或是——锹?
三个男人寻到的一处安歇之地,居然是一棵老槐树——唯一差可告慰的是,这株槐树是这片营地里最长寿的生物。粗大的枝桠弯弯垂下来,再慢慢撑上去,无声中舒展出一天一地的枝桠。那些枝桠是蓬乱的,然而末梢却柔顺地静默在冻白的冬日里。
——冬日里没有绿叶,蓬乱的枝条却蒙蒙罩着一层绿意。那绿意隐在苍老的树皮里,反而催生出一树蓬勃的生机。
这是个好地方,下意识里,白羽就明白了他们为什么选中这里。
槐树周围似乎有一道土夯的遗迹。不知是哪年哪月的房子,留下这一道土墙的旧痕。日晒雨淋,也辨识不出曾经的轮廓。但地上的泥土,却细腻而坚实。用专业人士的专业术语来说——这是一层熟土。
——适合在熟土上,砌一间小屋。
此地离重兵驻守的中心营帐有一段距离,离原来的小镇也有一里多地。愿意来的人并不多。大家都情愿挤在军营两侧,求一点似乎不可企及又安抚人心的庇护。挤不进去,也要各自抱团,将帐篷扎在一处。
这株古槐远离小镇又荒僻无人。自然清静。
韩老头爱惜他那柄唐刀,只用一截枯枝作笔,在被整平的泥地上勾勒房屋的轮廓——
一个大圈后面缀着一个小圈。笔直的中线上,大圈玄关之处,还挖开了一道横槽。圈中疏疏几笔,勾勒出床榻桌椅,又在小圈的最后留下一道半弧。
白羽思忖片刻,明白那第二进的小屋,大约是留给她和沈馨两个女孩的。
画好建筑图纸,挖坑就是见很容易的事情……将四条土炕顺着大圈一溜留好,中间桌椅按高矮胖瘦留出相应的位子。
再向下挖深一米。多余的土,夯做泥墙。这间屋子也就完成了一半。
白羽没有见过夯墙——
陌寒和张道长一人顶着一幅木板,在中间填实了土,由韩老头举着一桩不知哪里寻来的木槌一通猛砸。木槌重重打在沉默的泥土上,迅疾而均匀,那黑黄泥土便老老实实围作一道方墙——敦厚,有时候,真是一个可爱的词汇。
玄关处多挖了半米,又做了一道台阶接上内室,为防大雨积水。台阶外处理成一个斜坡,韩老头又在横槽边点出下桩的地方,看样子是设计了一个扑棱棱支出去的人字棚。
第二进小屋也留了一张床榻,一方小几。那床榻离地一尺不到,只堪打坐行功。那黏湿的江南土地,恐怕不适合酣然高卧。白羽是没有问题的,沈馨呢?
她想了想,在师傅筑起的土墙外,贴着墙基,又挖了一个窄窄的土坑,深入地下后拐入原本设计的床底,变作一个外置的火炕。如果太冷,可以烧起柴火,既熏不到烟气,还能保暖。
韩老头与张道长经历得多些,看了便笑,帮白羽塌底的火炕调了个方向。保证烧起的热气可以分流向炕底,而不是直接腾向天空。
如果真是老老小小五个人,挖这么大的房子不知要多长时间,但他们一个小时就完成了主体建筑。陌寒吹了吹玉清玄明上粘滞的浮土;张老道谢过了白羽借他的风身轻剑;而白羽也收起手中的天工索野,只看韩老头。
他依然漫不经心地掀着草帽,抬头望了望天,又看了看沈馨,道:“小女娃可会生火?”
沈馨不太能听懂韩老头的方言,睁着疑惑的眼睛。
白羽明白韩老头的意思,心底暗赞了他独到的眼光,于是问沈馨道:“韩爷爷问你会放火么?我们要把这泥地烧结实。”
沈馨缓缓摇了摇头,却道:“我不会放火。”
韩老头一笑,眼尾全是皱纹:“那你看着我——”说罢,他一掌拂入屋内,无根之火便摇曳着飞卷起来。没有木炭,也就没有烟气。白羽凝神看着韩老头。却看到了系统给出了一个倒读条的释放技能图样。也能看到他身具的蓝量在缓慢下降。
沈馨惊讶地满眼星星,“我也可以吗?”
韩老头笑,颇喜欢这个安静的小姑娘:“天生属火可不简单,五行之中,不论那样,修到极致都是大神通。只是我辈修行人,讲求调适身心,物我两谐,一味偏重,可不是长久之道。小姑娘如此天资,可愿入我门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