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高温是最好的氧化剂,纸张经过曝晒后一般都能变白,虽然纸面还是粗糙不平,但用于书写肯定是没有问题了。
除了纸张,还有就是笔了,毛笔这东西虽然是汉家文化精髓之一,无奈软软的笔尖没有几年的功力实在是不易控制,所以朱明还是发展了硬笔,各种材质的羽毛,合适的都被制成了羽毛笔,积存了满满一屋,至少可以用上一年半载,这让天天在几大城池收集飞禽羽毛的各色官员总能舒了口气。
自由城的学校也进入了正轨,一些优秀的学生已经能带带年龄更小的学生了,侯氏族人也是抽调了十来人带领着四十多个学业优秀的学生,来到苏门答腊岛进行二次创业。
一切万事俱备,只欠来上课的各色人等了。
还没到十月中旬,苏门答腊城中就多了许多年轻的陌生脸孔,他们都是来朱明开办的苏门答腊自由学堂第一次学习班上课的。
在传令使者传令时就给各色部落都说明了,要等大部分人来齐后才会开始上课,所以距离比较近的部落人员无需太早出发。
可是这些年轻人坐不住啊,大部分部落其实并没有和朱明的自由城军直接做过战,所以他们对于自由城的印象也不过是停留在听说以及那些切实用到手中的工具上,这些已经大大的勾起了他们的好奇心,而且族中的长辈也知道这个天下变了,有意让更优秀的年轻人出去,也许能为自己的部落谋得一份更大的发展。
这些急吼吼的年轻人在不到十月中旬就来到了苏门答腊城,发现秩序井然,干净清新的苏门答腊城确实是前所未见,一时都大感兴奋。
还好朱明原本也预想到了这种情况的发生,所以提前开放了自由学堂的馆舍,让这些早起的鸟儿不至于虫子没吃着还没地方可落脚。
原本年轻人的天性就是好动好交朋友的,而之前只是在自己部落之中,与从小长大的一批人玩在一起知根知底。这下到了自由学堂中才知道外面的世界是这么宽广,和同舍之人一番交谈,这才感叹原来东海之滨是这样这样,南海之滨是那样那样。
还没有开学,不过是几天的集体生活,就让这些年轻人喜欢上了这个地方,也越发的期待起接下来的生活。
时间又走了七天,此时馆舍区已经快要爆满,经过入学登记,虽然严格执行一个部落最多只能派出三人,而且许多偏远地区及山区肯定是没有派出年轻人来的,但入学的人数仍达到了恐怖的两千多人。
现在朱明的头才真是有点大了,这两千人是不需要学费的,吃也只是象征性的收取一点点粮食或是其他东西,这些需要补贴的虽不是小数目但朱明也还负担的起,关键是他手下的老师就算把自由城过来的学生一起算上也才六十人,每个人要负责四十个学生,比起人口爆炸后的后世学校塞的还要满。
何况这些学生基本上是属于从头开始,更需要细心的教导,而不能像高等教育一般把你丢在一边让你自己去学。
骑虎难下,只能先把课开起来,还好开始的进度是准备按全部从零开始,免去了排布进度和班次之苦。
十月二十日,自由学堂苏门答腊第一届培训班正式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