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庄的人才策略限制很多,这让张凯十分苦恼。作为总裁的周奇森虽能理解李庄的做法,但也觉得公司的策略需要调整。他这段时间坐在总裁的位置上很舒服,李庄不怎么管事,在让采购部根据他的要求买了一堆的零配件和几台超精密组装设备后,就成天呆在实验室不知道在捣鼓什么。
他和张凯及何修文一起商量,决定还是让李庄改进人才策略。
“要不我们招本科生和研究生自己培养?也可以将现在的研究生培养成博士水平,这样内部的联系也加强了,安全性更好,”张凯说。
他想起前段时间李庄不经意的做法。李庄一时良心发现,招了八个学生,定期让他们过来或者自己过去给他们上课。李庄在自己专业领域的水平毋庸置疑,他在技术这一块的经历十分丰富,很清楚的知道各个阶段该学些什么。他的学生们本来底子就很扎实,只是受限于他们那水平不怎么样的老师才显得不够出色。李庄接手后,很快就突飞猛进,在同学中展露出了头角,其中五个还在“挑战杯”和大学生数模竞赛中获奖。学校的领导有些惊讶,后来了解到这一情况,便给实验室发了聘书,想聘李庄作兼职教授。
李庄在威森科技内部的地位比较特殊,李庄是公司的法人代表兼智能生产实验主任兼自动化小组组长,智能生产实验室目前是个空架子,只有自动化小组在运行。平时大家见面都是称呼他为“李代表”或者“李组长”,但鉴于实际情况,老员工私下闲聊的时候都称“李总”。大家都很习惯,就算是在实验室内部以技术实力为尊的环境中,只要看看周围的那些高度数字化的设施,就已经知道李庄的水平不亚于七大实验室主任,这些高傲的人才口中的“李总”倒是叫得心甘情愿。
公司一直处于招聘状态中,新员工很多,但保密很严。过来上课的学生不怎么了解内部的情况,只知道很多人都称李庄为“李总”,便跟学校说是李总。要说学校还是不如公司那么能讲人情世故,制度上也差了些,毕竟大学不是牢狱,思想要开放得多。负责起草聘书的秘书想,“李组长”不够气派,还是叫“李总”比较合适,她本来是想问好具体名字的,但领导催得很急,便直接发了过来。
李志森接到总务处办公室转发过来的聘书有些迷惑。他的管线项目组这段时间已经独立成为k市威森安装工程有限公司,他担任总经理兼法人代表,实验室的管线项目组组长也兼着。
他想,“我这水平,搞搞工程我是很拿手,做教授?还是省省吧。”想想那些老学究的形象,有点怵,便回绝了,说自己水平不够。
h大是名校,自然有身为名校的傲气,拒绝就拒绝吧。大学内部的官僚习气现在是越发的严重,被人拒绝脸上不好看,有些人的嘴巴便不那么干净。这事传出去后,被李庄的几个学生知道,过来学习的时候跟李庄说起,威森科技的人才知道闹了个乌龙。
李庄不想做什么兼职教授,周奇森倒是很有做兼职教授的兴趣。他学历够高,资历也够,和省城几所知名大学关系很好,接受的四五份聘书。他因为工作关系,常去省城,每次抽几个小时出来教教学生,也算满足了他的某种心理需要。
张凯想到这个,觉得关系套关系,师生也是关系。越是在高层次人才领域里面,师生关系越重要。真正的知识分子,一根筋的很多。k市及周边虽然人才济济,但有些不愿回来,有些在特殊部门工作,相对于实验室主力研发人员的超高要求,还是有些吃力。
与其到处挖人,不如自己培养。他觉得这个模式很有可行性,便跟周奇森和何修文商量。两人跟李庄一说,他就琢磨,“对啊,没关系不要紧啊,我们可以创造关系。”
实验室内部开始了大练兵,连周围一些工厂的技术人员都被惊动了。实验室的水平周围企业的员工是知道的,既然愿意开放讲课,这些人哪还不趁机过来学习学习。
这天,李庄还是像往常一样,给自己的几个学生和自动化项目组内部讲课。他瞧见一个畏畏缩缩的身影在窗户边上徘徊,定眼一瞧,这人他认识,是杨董的外甥,周董的儿子周斌,也就是前年年初过来投资时开宾利的那个富二代。
周斌是周董的老来子,他上面还有个哥哥,本身很聪明,也是z大毕业,还是学自动化出身的。也许是家庭过于富裕,他哥哥很扎实,反倒让他觉得没什么事情可干,成天捣鼓一些好车,人倒不坏。杨董的圈子里面,没有什么很出格的人物。
“李老师,我可以过来听课吗?”周斌的表情很古怪,还带了点自卑。
李庄一时间都觉得自己是否看花了眼,“有没有搞错,一个模样周正、家财万贯、本身也是出自名校的家伙自卑?太阳从西边出来了?”
“周兄弟,你愿意过来听的话,是我的荣幸,老师的称呼不敢当,我们上课的时候你随时都可以过来。”李庄也没细想。
周斌和夏元德关系非常好,而夏元德和李庄是铁哥们,两人还算比较熟,平时就没有太客气。
周斌便找了位置坐了下来,李庄看得出来,他很认真。